当 Web3 叙事寒冬到来,游戏是否是冬日里的“一把火”?

出品|欧科云链研究院

作者|Jason Jiang

在 DeFi 金融创新驱动上个周期后,沉寂近两年的 Web3 游戏板块,如今似乎也在复苏。无论是频繁获得融资,还是多款游戏先后公测, Web3 游戏板块进入 2024 年后热闹非凡。但作为 Web3 一级市场中的“香饽饽”,游戏板块如今的“火”究竟是“真火”还是“虚火”? Web3 游戏在 2024 年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一、 Web3 游戏,好玩才是硬道理

自 P2E( Play to Earn)游戏衰落以来,围绕 Web3 游戏的未来方向有众多讨论。其中,以下两种方向最受关注:朝着 3A(注1)级制作及可玩性方向改进,希望通过高质量游戏品质吸引更多玩家的 Web2.5游戏;以及 2023 年兴起的,试图从公平透明且符合自主世界精神切入的全链游戏。

Web2.5游戏和全链游戏孰优孰劣,是当下各方热议的话题。尽管全链游戏概念非常火热,但笔者认为 Web2 .5游戏在 2024 年更值得关注,也更有希望实现 Web3 游戏的大规模用户采用和转化。

最直接的原因是,与全链游戏相比, Web2.5游戏更像是应该出现在 2020s 的游戏。下图左边是某全链游戏 X 的游戏界面;右边则是近期热度很高的 Web2 .5游戏 Y 的游戏画面,两者间的画面差距一目了然。尽管在游戏世界观方面,两个游戏各有特色,但从游戏制作、操作流畅度以及可玩性等方面看,后者通常都会具有显著优势。

可玩性是此前限制 Web3 游戏难以获取大规模玩家的主要弊病。单调的玩法和粗糙的画面,经常让玩家在参与 Web3 游戏时闪回十几年前,唯一具有吸引力的可能就是赚钱打金了。但对普通玩家来说,评价一款游戏优劣的硬标准从来只有一个,就是好不好玩;过度注重“ Fi ”的 Web3 游戏只能吸引打金人群,却无法完成 Web2 用户的大规模转化。

全链游戏所宣扬的公平性、透明性和自主性或许是未来游戏的演化方向,但短期内受限于技术无法构建复杂游戏场景,只能满足低运算和无低延迟要求的游戏类型,使全链游戏难以真正吸引足够的真实玩家。毕竟除非是狂热爱好者,正常情况下在 3A 大作和像素游戏的选择中,大部分玩家还是会选择前者。如今的全链游戏就如同 2018 年左右的 DeFi,概念大于实际,仍需时间去迭代和积累。

所以仅看 2024 年,如果 Web3 游戏迎来爆发,其驱动力仍会主要来自 Web2 .5游戏。而 Web2 .5游戏赛道在 2024 年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1、在可玩性和游戏性方面继续向 Web2 靠拢 

我们始终认为, Web3 技术向现实渗透的最佳状态是“润物细无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 Web2 .5游戏与 Web2 游戏的关系相比于替代,更像是一种补充,但如果能通过对经济系统和游戏后端的改造,在不影响可玩性和游戏性的情况下,让玩家适应 Web3 技术给游戏系统带来的改变,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Web2 .5游戏在 2024 年将继续在游戏内容及用户体验等方面加速融合 Web2 游戏,并将 Web3 的 token 模型逐步融入游戏,实现游戏内交易的原生化,通过内外交易平台融合实现资产便捷流通。

 2、与 AI 融合将成为 Web2.5游戏在 2024 年的主要叙事 

无论是基于 AI 训练 NPC ,还是通过 AI 加持让游戏更真实,或者通过 AI 改写游戏逻辑,让游戏充满更多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都会使 Web2 .5游戏与 AI 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正如前盛大游戏联合创始人谭群钊接受媒体时表达的那样,推动游戏行业发展重点实际在于技术变革,如今 Web3 和 AI 正在颠覆了游戏产业,将会使游戏产业在未来两年迎来黄金时期。

3、 Web2.5游戏项目将加速向平台化和生态化演变 

每款游戏都有生命周期,而 Web2.5游戏的生命周期不仅受游戏自身影响,还受到整个 Web3 市场走势的影响。相较于单一游戏项目,游戏平台和游戏生态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生命周期更长,也因此具有更大试错空间和发展潜力。众多 Web3 游戏平台如今也正积极构建游戏生态,向游戏平台转变,从而摆脱对单一游戏的依赖。从 2023 年的融资市场也能看出这一趋势:接近40%以上的 Web3 游戏赛道的被投项目是游戏工作室以及游戏服务平台,针对单款游戏的投资趋向谨慎。

或许在未来,全链游戏将会成为 Web3 游戏的主流,但站在 2024 年,我们相信 Web2.5游戏才是当下我们期待的答案。

二、叙事“寒冰期到来, Web3 游戏能否成为冬日里的“一把火”?

抛开 Web2.5游戏与全链游戏之争,不妨从数据视角来看 Web3 游戏的基本盘,再来评估如今的这把火究竟程度几何。

在Axie、Stepn 等P2E(Play to Earn)创新引发热潮后,Web3游戏板块在过去两年一直不温不火。但从链上数据看,无论是活跃地址数还是交易量,游戏却依旧是Web3最活跃的领域:日均独立活跃钱包(UAW)维持在600万左右,链上交易额日均1亿美金左右,远超DeFi及其他板块。从 2023 年8月开始,游戏板块 UAW 更是迎来大幅增长,到2024年2月已超过1,200万,较 2023 年同期上涨超过142.44%。

在一级市场,Web3游戏同样表现不俗。据OKX Venture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前三季度,Web3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923起,其中游戏赛道的投融资事件为91起,占比达9.86%。尽管受市场低迷影响,融资金额较前两年出现大幅下滑,但融资占比相对稳定,维持在10%左右。顶级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表明了资本市场对于Web3游戏板块的长期看好。

不过,相较于在链上数据和一级市场的亮眼表现,市场更期待 Web3 游戏在 2024 年迎来整体爆发。对比其他板块,我们认为 Web3 游戏有潜力成为新周期中的重点爆发领域。其原因在于:

从叙事层面看,Web3游戏叙事足够承载破圈与增长的希望。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日前曾发文称,在加密市场中叙事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技术本身。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但对叙事的重要性表示认同。Web3行业正进入叙事“寒冰期”,资金和项目更多聚集在基建层面,在大规模用户采用和转化叙事方面缺乏新的增长点。无论是借助 Web3 技术重塑游戏行业,还是通过游戏带着 Web3 破圈渗透,全球近 30 亿的 Web2 游戏玩家和近6亿的 Web3 用户,都让 Web3 游戏拥有具有强大的叙事基础。

尽管以Axie Infinity和StepN为代表的P2E游戏,因偏庞氏的经济模型而在短暂爆发后宣告失败,但从整体看,更多Web3原生项目方正站在前人肩膀上,积极探索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游戏产品;越来越多拥有丰富经验的传统游戏巨头也逐渐进入并开始打造3A链游,可能在可玩性方面给Web3游戏带来质的飞跃:这些都让游戏板块难以再被忽略。根据市场研究提供商 Markets and Markets 此前的一份报告,全球区块链游戏市场2022 年规模为46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增长至 657 亿美元。

从现实层面看,作为一个极度烧钱和耗时的行业,游戏板块爆发需要资本、时间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而当时间行进到2024年,这些要素似乎正在聚集。模块化公链、AA钱包、ZK、L2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让Web3游戏有了更强支撑,过去数年Web3游戏在一级市场的亮眼表现也让很多项目方有了足够的资本与时间去打磨和测试游戏产品。

当然,这些也让市场对 Web3 游戏在新周期中的表现更为期待。毕竟经历数年时间的积累与多轮融资,很多 Web3 游戏似乎到了该交“成绩单”的时候了。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4-01-30 00:00
Next 2024-03-01 00:00

相关推荐

  • 下半年加密市场潜在热点:现货ETF、DePIN、RWA、LSD、Restaking、ZkSync、模块化区块链

    接下来,zkSync有望向早期生态参与者进行空投。

    2023-07-20
    1.1K
  • 牛市发动机!17只期货ETF、8只现货ETF名单及审核时间表一览

    「Stacking sats」是比特币持有者的行业术语,他们不断增加比特币余额(sats 是 satoshi 的缩写,是比特币的最小可分割单位)。随着 ETF 申请越来越多,上周又增加了 4 个,用我们半开玩笑的话说,华尔街似乎正在「堆叠应用程序」(stacking apps.)。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有 17 个 ’40 法案基金(根据 1940 年投资公司法注册的基金,编者注)和 8 只 ’33 法案 ETF(根据 1933 年证券法注册的 ETF,编者注),以及灰度比特币信托转换申请。如果华尔街能够如愿,投资者可获得的资金供应量将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知道市场需求情况。虽然我们确信需求终将会出现,特别对于那些让投资者接触到全新产品(例如现货 ETF)的基金而言,但这些产品往往具有赢者通吃的特点,并且有利于先行者。除非这些产品在分销、收费或投资策略方面有足够的差异化,否则这么多同类产品不太可能具有经济可行性。  期货 ETF 申请名单 现货 BTC ETF 申请名单 Ark 21Shares BTC ETF,交易所:Cboe,6 月 15日、8 月 13 日已延迟两次,预计接下来审核时间:11/11/23、1/10/24(编者注:最多 4 次 240 天审核期限,最后一次审核将做出最终批准/否决的决定) Bitwise BTC ETP 信托,交易所:NYSE Arca,7 月 18 日已延迟一次,预计接下来审核时间:9/1/23、10/16/23、1/14/24、3/14/24 iShares BTC 信托(纳斯达克)、Invesco Galaxy BTC ETF(Cboe BZX)、VanEck BTC 信托(Cboe BZX)、Wisdom Tree BTC 信托(Cboe BZX)、Wise Origin BTC 信托(Cboe BZX)5 只产品于 7 月 19 日同一天被做出延迟决定,预计接下来审核时间:9/2/23、10/17/23、1/15/24、3/15/24(比 Bitwise BTC ETP 信托晚 1 天)Valkyrie BTC 基金,交易所:纳斯达克,7 月 21 日已延迟一次,预计接下来审核时间:9/4/23、10/19/23、1/17/24、3/17/24(比上述 iShares BTC 信托等 5 只产品晚 3 天)

    2023-08-22
    2.3K
  • 莱特币本轮减半周期的表现,为接下来的比特币减半行情提供哪些参考?

    从表面上看,这些重复模式甚至违反了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弱形式,即未来价格走势不受历史价格信息的影响,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加密货币都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上演这一模式。 

    2023-07-30 Web3
    2.4K
  • a16z 合伙人:创作者经济如何取得成功?推动创作者经济的 4 个理论

    作者:Andrew Chen,a16z 普通合伙人、 Games Fund One 基金管理人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过去几年,随着社交媒体平台逐渐兴起,内容创作者成为消费者参与的焦点,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爆发了一波大浪潮。这些初创公司向创作者承诺,只要他们推广自己的产品,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受众获利。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创作者通过简介中的链接、视频等方式来推广初创公司的新产品,然后将他们的粉丝吸引到一个登录页面,该页面允许创作者使用一些新的交互或功能。最初,这些产品几乎都是从「小费」模式开始的,但多年来,很多有创意的产品接连诞生,从电子商务到时事通讯再到问答等等。这些产品都承诺与创作者实现双赢,因此当他们的粉丝消费时,公司只会拿走一定比例的收入(通常是 10% 左右),而剩下的则归创作者所有。 一些创作者经济公司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向创作者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而另一些公司则陷入困境。成功的初创公司拥有坚固的护城河,新进入者很难突出重围。几年过去了,我们对该行业的动态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为什么一些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取得了成功,而另一些却失败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论总结: 创作者幂律:少数创作者拥有绝大部分受众,这导致了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潜在的脆弱性和依赖性 bio link(社交平台上个人资料中加入的链接)之战:创作者经济公司从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受众,这些平台通常只有一个位置(简介链接)来宣传一家公司。这是一场胜者为王的零和游戏。 毕业问题:初创公司通常会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如果创作者获取了自己的客户,他们会向您施加压力,要求您降低成本。最大的创作者通常会从某个平台「毕业」,然后建立自己的平台。 算法盛宴:创作者流量是由社交反馈算法驱动的,这会导致流量出现峰值,然后消失——这与初创公司寻求的稳定、持久的增长背道而驰。 上述都是我在过去几年与数十家创作者经济公司交流中学到的概念。随着下一代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的出现,他们必须弄清楚如何应对这些动态。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 创作者幂律 你想创办一家创造者经济公司吗?你必须掌握的最大动力就是创作者阶层本身的观众和收入的幂律。 下面的图表显示了排名第一的创作者在像 Patron 这样的平台上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而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的创作者的收入则一路下降(来源:文化中的幂律)。 想象一下,如果您将所有数百万创作者绘制在这个坐标轴上,您会看到它最终会趋于平缓,接近于 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这些创作者平台将自己建立在社交媒体之上,而社交媒体本身就记录了粉丝和内容参与者的幂律分布。反过来,由于算法发现,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幂律曲线,少数社交蝴蝶认识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幂律曲线的范围。 因此,任何建立在社交平台上的创造者经济产品都会继承这些幂律曲线。OnlyFans 创作者在许多社交平台上提供免费内容,然后将流量吸引到他们的登录页面。下面是创作者收入图表,显示了类似的曲线分布。虽然一些创作者每月收入高达 100,000 美元,但中位数仅仅只有 180 美元 / 月。 虽然幂律自然地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中,但它也出现在其他创造性工作中,包括电视、电影、音乐等等。下图是电视中的一个例子(来源于《文化中的幂律》): 少部分热门节目吸引了所有观众。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视频游戏、电影、小说、导演、作家等等之中: 幂律具有普遍性,于是一个核心问题是:世界上创造性技能的分布并不均匀。顶级作家或电影导演确实比第 100 名要好得多。 那么,这对于创作者经济公司意味着什么呢? 当创作者经济公司刚推出时,他们最初吸引的长尾创作者作用不大 为了扩大规模,平台需要吸引顶级的创作者 即使你的平台上有大量的创作者,收入通常也会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因此,如果顶级创作者流失,财务可能会遭受重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动态都意味着初创公司启动的初始阶段可能是危机重重的。最好的公司可以聚集大量的小型创作者,以至于数量开始发挥作用,或者有机地吸引大 / 中型创作者。如果一家初创公司自己收购 / 掌握了许多创作者,那么这表明该产品可能无法解决足够大的问题,也无法自行解决问题。 bio link 之战 Instagram 和 TikTok 等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广告商业模式,因此,他们不想给人们「太多」自然流量。他们更希望的是,你为赞助帖子、创作者和广告付费。他们达成目的的一种方法是提供一个单一的链接来驱动自然流量,就是臭名昭著的「ink in bio(个人资料链接)」。 对于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来说, bio link 意义重大。如果您可以说服创作者将您的初创公司放入此链接,那么自然流量将会接踵而至。结合一些变现机制,初创公司就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在创作者经济周期的早期,初创公司正在与非商业化链接竞争——要么是指向其他社交媒体资料的链接,要么是个人网站的链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 Patreon、Substack、Twitch 等高盈利链接来填充他们的 bio,竞争进一步加剧。 现在,取代另一家初创公司的 bio link 是一场零和之战。从创作者资料中获得自然流量的唯一方法是比其他更古老、更成熟的竞争对手更好地商业化。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匹配现任者可能给你带来的东西,那么这是不够的。你必须找到不同的东西,无论它是在创作者内容本身内,无论是视频、文本还是其他形式。不管怎样,新进入者都会发现一个主要障碍,虽然他们最初可能会想用投资者的资金来补贴收益来实现增长,但这可能不足以达到有意义的规模。 毕业问题 毕业问题是指当你最好的创作者规模扩大并最终「毕业」时会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粉丝会一起离开你的平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创作者为初创公司提供了明显的价值,推动流量、创造内容以及通过用户获利。但随着创作者影响力的扩大,他们常常会开始认为自己「太」有吸引力了。他们开始思考,他们做了所有的工作,为什么还要与你分享利润呢?由于幂律曲线的影响,这一问题尤其严重,少数鲸鱼往往主导着营收。如果鲸鱼开始问,他们是否能够通过雇用代理机构建立网站来复制您的产品。他们最终会想从你的平台「毕业」,然后建立自己的平台。 创作者经济经常被哪来与市场初创公司进行对比。在这个领域,像 Airbnb 或 Uber 这样的公司独立地聚合了网络的供需双方。当双方高度分散时,这些市场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最大的成果是 C2C 或消费者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而不是 B2B。在最初的形成过程中,创作者经济初创公司看起来更像是 B2B 网络,甚至可能是 SaaS 平台——它们的客户群(创作者)高度集中,创作者带来了消费者。 为了解决毕业问题,创造者经济初创公司必须提供比支付和其他商业化技术的效用高得多的价值。他们需要有一条护城河,不仅是为了外部公司,也是为了那些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毕业的创作者。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创造网络效应,并将其带给每个创造者,形成一个具有所有通常优势的双向网络。初创公司创建的附加功能最好应该是自己专有的。如果一家支持人工智能的创作者经济公司开发出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模型,让创作者的商业化程度比以前高出 10 倍,那么创作者就不太可能离开。 算法盛宴 创作者经…

    2023-08-24 Web3
    229
  • Worldcoin 获客原罪:欺骗、行贿、违法、侵犯隐私、剥削员工、数字殖民

    这家初创公司承诺提供一种基于加密货币的、公平分配的全民基本收入。但到目前为止,它所做的只是根据穷人的身体建立一个生物识别数据库。 来源:MIT Technology Review,2022 年 4 月 6 日 作者:Eileen Guo & Adi Renaldi 编译:WEEX Exchange 2021 年 12 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印度尼西亚 Gunungguruh 村 35 岁家具制造商 Iyus Ruswandi 被母亲早早地叫醒。她说,一家科技公司正在当地的伊斯兰小学举办一个「社会援助赠品活动」,让让他去参加。 Ruswandi 加入了居民的长队,其中大多数是女性,一些人从早上 6 点就开始排队。在大流行肆虐的经济环境下,任何形式的援助都是受欢迎的。 在队伍的最前面,印度尼西亚 Worldcoin 的代表正在收集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或者将一个未来风格的金属球对准村民的面部,扫描他们的虹膜和其他生物识别数据。村干部也在场,向排队的居民发放编号票,以帮助维持秩序。  Worldcoin 用于收集人们生物数据的识别器,文中称为「球体」(Orb) Ruswandi 询问一位 Worldcoin 的代表这是什么慈善机构,但没有了解到任何新的信息:如他母亲说的一样,他们正在捐款。  Gunungguruh 并不是 Worldcoin 拜访的唯一一个村子。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West Java)的村庄,以及 20 多个国家(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校园、地铁站、商场和城市中心,Worldcoin 的代表们会出现一两天,收集生物识别数据。据了解,他们提供从免费现金(通常是当地货币以及 Worldcoin 代币)到 Airpods,再到未来财富的承诺等各种东西作为回报。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还向当地政府官员付款。但他们并没有提供太多有关其真实意图的信息。  这让包括 Ruswandi 在内的许多人感到困惑:Worldcoin 扫描虹膜到底要做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并更好地了解 Worldcoin 的注册和分发流程,MIT 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采访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苏丹、加纳、智利和挪威 6 个国家的超过 35 人,他们要么为 Worldcoin 工作,要么代表 Worldcoin,要么曾被扫描,要么参与了但未被成功招募。 我们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注册活动中观察了扫描情况,阅读了社交媒体和移动聊天群组中的对话,并查阅了 Google Play 和 Apple 商店中对 Worldcoin 钱包的评论。我们采访了 Worldcoin 首席执行官 Alex Blania,并向该公司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调查结果和问题清单,以征求评论。  我们的调查显示,Worldcoin 在公开信息中强调保护隐私,但用户的实际经历却与之大相径庭。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代表使用欺骗性的营销手段,收集了比其所承认的更多的个人数据,而且没有获得有效的知情同意。这些做法可能违反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该公司自己的数据同意条款(Data Consent Form)承认了这种可能性,并要求用户接受这些条款,也可能违反了当地法律。 3 月初,在该公司生产球体的德国埃朗根(Erlangen)进行的一次视频采访中,Blania 承认存在一些「摩擦」。但他将此归因于公司还在初创阶段。  「我不确定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说,「但你看过 A 轮公司的测试运作。这是一些人试图将某些理想付诸现实。它不像 Uber,有数百人做了很多很多次。」 身份证明 在 Worldcoin 出现在 Ruswandi 村子的两个月前,这家位于旧金山名为 Tools for Humanity 的公司从隐秘模式中脱颖而出。Worldcoin 就是它的产品。  该公司的网站将 Worldcoin 描述为一种基于以太坊的「新的、集体所有的全球货币,将公平地分配给尽可能多的人」。该公司建议,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将获得免费份额,只要他们同意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虹膜扫描,该设备类似于一个被斩首的机器人头部,公司将其称为「铬球」(Chrome Orb)。 该网站继续讲道,这个球体是必要的,因为 Worldcoin 对公平的承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为他(她)分配的数字货币份额——仅此而已。为了确保不存在双重浸透(Double-dipping),铬球将扫描参与者的虹膜和其他几个生物识别数据点,然后使用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专门算法,以加密方式确认他们是人类,并且在 Worldcoin 数据库中是独一无二的。  彭博社去年夏天首次报道了该公司。Worldcoin 联合创始人、硅谷加速器 Y Combinator 前总裁 Sam Altman 告诉彭博社:「我对全民基本收入以及全球财富再分配等事情非常感兴趣」,Worldcoin 的目标是回答「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点」 。 「该公司才刚刚起步,其目标是到 2023 年获得 10 亿注册用户。」 在同一篇文章中,当时 27 岁的 Blania(他从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加入了 Worldcoin)补充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无法使用金融系统。加密货币有机会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Blania 和其他人使用「Worldcoin」来指代公司和货币;本文也这样做。)  但除了这些善意,Worldcoin 还将解决 Web3 的关键技术问题。Web3 是被大肆宣传的、由区块链驱动的互联网第三次迭代,在 Web3 中,数据和内容可以去中心化,由个人和团体而不是由少数技术公司控制。  Blania 在接受 MIT 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让每个人都拥有这个新协议」将是迄今为止「最快」和「最大规模的进入加密货币和 Web3」,解决 Web3 的主要挑战之一:用户相对匮乏。  此外,根据 Blania 的说法,通过生物识别确认对方是人类,这将解决去中心化技术的另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所谓的女巫攻击风险,当网络中的一个实体创建并控制多个虚假账户时,就会发生这种攻击。这在需要假名的去中心化网络中尤其危险。迄今为止,提出一个真正能抵抗女巫攻击的身份证明还很困难,这被视为 Web3 大规模应用的另一个障碍。 Worldcoin 已在24个国家进行了现场测试;(从左到右)这些宣传图片拍摄于苏丹、印度尼西亚、智利和肯尼亚。 Blania 说,有了这两个解决方案,Worldcoin 就可以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开放平台,无论是用来进行身份证明还是分发」。这就是 Worldcoin 的承诺:如果成功,该协议可能成为全新一代互联网的通用身份验证方法。如果这一点实现了,货币本身可能会变得更有价值。该公司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投资者希望 Worldcoin 项目为世界带来价值,从而使这些股权和或代币升值。」 这可能就是 Altman 及硅谷的一些大腕都向 Worldcoin 投入巨资的原因;Andreessen Horowitz 最近领投了一轮 1 亿美元的融资,使这家初…

    2023-07-25
    4.7K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