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涉虚拟货币类案件,法院怎么判?(人话版)

虽然建国后不允许成精,但涉虚拟货币类案件在中国各地法院审判过程中却常成为一门玄学。

有的时候合同有效(上海青浦法院链游侵占案),有的时候合同无效(北京朝阳法院比特币挖矿案),有的时候法院支持虚拟货币归还(上海宝山法院虚拟货币借贷案),有的法院不支持虚拟货币归还(深圳法院矿机投资返还案)。

这让币圈的朋友们都会有点懵,明明是自己凭实力买(割)过来的虚拟货币,到底能不能玩?

近日,《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完整版在网络上“泄露”出来,总共5章、15个专题、129条(其中关于虚拟货币的部分为83~88条),总字节逾44000字,对于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纠纷案件民刑交叉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之所以说是“泄露”,是因为经过红林律师的多处检索,并没有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官网或者任何官方媒体找到该会议纪要的正式出处,很是玄学。

但考虑到国情,不排除文件悄悄下发,仅供法院系统内部学习、执行测试的可能。

所以对于币圈的各位同仁,了解最新的司法审判方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该调整合作方式的调整合作方式、该补协议的尽快补协议、该维权的可以准备维权,总之:知识就是力量,要善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本篇文章,红林律师沿用一贯的翻译为人话、大实话的方式,将最新涉虚拟货币的法院审判指导意见,翻译翻译,让大家感受下什么叫惊喜。

国内涉虚拟货币类案件,法院怎么判?(人话版)

一、涉币类案件审判立场

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认为,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的交易炒作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防控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人民法院审理与虚拟货币有关的纠纷案件时,应当认真研究不同时期国家金融监管和产业调控等公共政策的调整情况,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准确认定当事人实施的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法律行为效力。

律师解读:

1.政治正确是第一步。响应政策号召,法院统一思想,再次重申中国对于虚拟货币的“社会影响力”: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 危害人民群众安全。

2.虚拟货币在中国三大负面清单:(1)虚拟货币不能当钱用;(2)在中国不能开展虚拟货币交易所业务(在中国经营或者面向中国公民经营都不行);(3)在中国不能ICO、IEO融资(惦记发币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

3.对虚拟货币的案件审判,不能偷懒,不能事后诸葛亮的一刀切,要跟着不同时期的监管政策来判定案件相关行为的法律效力。这对币圈的朋友们来讲,可谓是还了公道。毕竟在没有政策出来前的行为,本着法不禁止即自由+你情我愿的原则,自然应当合法有效,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以虚拟货币为支付对价纠纷的处理

虚拟货币具备网络虚拟财产的部分属性。当事人之间约定以少量虚拟货币抵偿因互易、劳务等基础关系所生债务的,如果不存在其他无效事由,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当事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交付虚拟货币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因相关政策限制等原因不能实际履行的,可按合同签订时约定给付虚拟货币一方接受相应财产的实际价值确定其赔偿损失范围。当事人假借基础交易合同之名,以虚拟货币为经常性支付工具兑换法定货币或实物商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律师解读:

1. 虽然虚拟货币不能当钱使,但毕竟也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民间历来有欠钱没钱时,用物来抵账的习惯,这点对于虚拟货币来说也适用。因此,如果双方因为其他合法的事项产生了支付报酬或者给钱的义务,但又没钱给,这个时候双方约定用虚拟货币来抵账,合法有效。

2.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理解这条规定的应用场景:名义上为了帮员工省税,实际是为了帮项目方老板省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很多区块链公司对于员工工资的发放,是采取发放USDT(甚至自家项目Token)等方式,如果员工跟公司有矛盾,闹到法院,法院说你这肉身打工虽然很辛苦,但要工资这事因违反政策不受法律保护,估计打工人是绝对不乐意的。所以:币圈打工人,该签的劳动合同还是要签,该讨的工资可以大胆地讨。

3.如果法院要判决支付虚拟货币,但对方没有虚拟货币怎么办?法院可以采取“合同签订时”、“受益一方”所获价值来进行折算。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还以发工资为例:某项目方和员工约定,月薪为10万人民币等额的USDT,如果公司后面不愿意/不能给员工USDT了,那么公司应该给员工10万人民币。

三、委托投资虚拟货币纠纷的审理

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委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登记注册账户,委托受托人从事投资活动的;或者委托人直接将资金交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或实际上借用他人名义从事投资管理的,可认定双方成立委托投资合同。合同签订在《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 年 9 月 4 日)发布之后的,因代理事项违法,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委托合同无效。对委托人因此所受的损失,可以将委托事项的发生原因作为确定过错程度主要考量因素,由当事人分担。

律师解读:

1.2017年9月4日前,签署的炒币协议有效。

2.2017年9月4日后,签署的炒币协议无效,因为要防范金融风险、炒币暴富有违公序良俗。

3.如果炒币协议中约定了行业比较常见(搞加密基金的竞争也很激烈)的保本承诺、保底条款有没有效力?如果对方炒币的水平稀巴烂,或者技术总出问题币都亏完了,作为投资人,能不能让对方赔?答案是:看情况。法院可各打若干大板,由双方分摊。

4.所以,涉币投资类合同,不论签署日期,但凡有亏损,听红林律师一句劝: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法院能支持一点呢?拿回一点是一点。

四、与“挖矿”有关的纠纷

虚拟货币“挖矿”是指通过专用“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从案件审理情况看,因“挖矿”引发的纠纷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当事人为通过挖矿活动获取虚拟货币,购买、租赁生产虚拟货币的矿机,因矿机价款支付发生纠纷;一种是融合了矿机买卖、合作分成或托管服务等多重法律关系的合作模式,如当事人双方共同出资购买挖矿机并约定在取得虚拟货币后进行分成,后因卖方未交货或者未分成形成纠纷。“挖矿”活动因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带动作用有限等原因,逐渐受到严格管控和有序清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根据不同时期公共政策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合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2021 年 9 月 3 日)发布之前,国家政策并未明确禁止挖矿活动。对此前当事人约定买卖、租赁、保管“矿机”或附加提供相关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等服务的合同,诉讼中又以合同标的物或合同目的违法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因政策出台导致合同嗣后履行不能,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合同,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对 2021 年 9 月 3 日之后当事人约定买卖、租赁、保管“矿机”或附加提供相关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等服务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案件审理中,一方起诉请求确认合同有效并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另一方主张合同无效的,或者一方起诉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返还财产,而另一方主张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向原告释明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或者向被告释明提出同时履行抗辩,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当事人按照释明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归纳为案件争议焦点,组织当事人充分举证、质证。

律师解读:

1.与会的同志懂挖矿,你看矿圈的套路熟得很。

2.挖矿合同的效力不能一刀切,要看“签约时间点”+“诉讼发起时间点”。

2021 年 9 月 3 日之前签署的挖矿协议及约定的事项,合法有效,因为国家并没有明确禁止。

3.2021 年 9 月 3 日之后签署的挖矿协议及约定的事项,合同无效。不论是纯挖矿协议,还是变着花样的矿机买卖+托管服务。

4.虽然是2021 年 9 月 3 日之前签署的合同,但一方在2021 年 9 月 3 日以违反国家政策等原因,主张解除合同的,法院应当支持。这个规定利好矿场投资人,但不利好矿工。因为如果挖矿赚钱,投资人可以继续履行合同;如果挖矿不赚钱想退场,可以利用这个规则解除合同,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五、用户与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之间的纠纷案件

用户于《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 年 9 月 4 日)发布之前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交易平台未履行服务协议导致其损失的,应依法向用户承担违约责任。用户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用户于《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 年 9 月 4 日)发布之后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以交易平台或虚拟货币发行人未履行清退义务导致其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其向有关部门申请处理。

律师解读:

1.2017 年 9 月 4 日之前的老韭菜,有理由、有证据证明交易所恶意拔网线、挪用自己虚拟资产等行为导致自己亏损的,维权有望。

2.2017 年 9 月 4 日之后的新韭菜,哪怕你被交易所收割的再惨,不好意思,法院也不立案。但可以建议你去走刑事控告。

3.相信红林律师,涉币类被割韭菜项目,选择相信人民警察,是维权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这点我们团队在实操中屡试不爽。

六、判项及执行问题

对当事人要求交付或返还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查明虚拟货币的持有状况,明确是否具备交付或返还的可能性,并在文书中载明。经审理查明确定不能返还或交付的,应引导当事人提出合理诉求,鼓励当事人就财产性权益达成合意。经审理查明具备实际履行基础的,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诉请在判项中明确交付或返还虚拟货币,负有交付或返还义务的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依照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相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律师解读:

1.涉虚拟货币项目,判决时要看下被执行人钱包里面有没有虚拟资产,并将查明情况写在判决书(调解协议)里头。这点要点赞,再也不是只管判不管埋。

2.如果法院查明过程中,发现对方钱包里虚拟资产不够,可以暗示双方折算为人民币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来执行,省得你们后面在来法院闹,这点参考了2022年5月上海宝山法院的执行案,上海还是够先进。

3.如果法院查看后,对方虚拟资产充裕的,可以直接在判决书里头约定:归还虚拟资产。对方不给怎么办?可以强制执行。比如可以冻结/划转在中心化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做过KYC的账户里的资产?但查询到账户有资产,但法院没有私钥怎么办?

七、经济纠纷涉及经济犯罪的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发现行为人以代币发行融资或以从事虚拟货币理财及其他资产管理类活动等名义涉嫌非法筹集资金、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票券等涉众性经济犯罪的,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移送侦查机关。侦查机关作出立案决定前,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作出立案决定后,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侦查机关未及时立案的,人民法院必要时可以将案件报请党委政法委协调处理。当事人基于基础法律关系而发生的非经营性“虚拟货币”交易或抵偿行为,与上述涉众性经济犯罪无关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律师解读:

1.打击犯罪,人人有责,法院也一样。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画风不对,涉嫌刑事犯罪,可以移送公安。

2.上述这条也是给了法院踢皮球行了个方便,法院内心狂喜。潜台词:案件法院不想管,可以移送给公安,我就暂停审理;如果公安立案,我就撤案;如果公安不立案,我就投诉公安。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3-10-31
Next 2023-11-01

相关推荐

  • 前美国总统候选人拟借哈马斯事件推动一项打压加密货币的反洗钱法案

    加密货币公司急于在国会对以色列被袭引发的审查之前采取行动。

    2023-10-17
    5.5K
  • 31个未发币新公链项目整理(附教程)

    目前各种公链雨后春笋般涌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数Aptos、Sui、Linera等Meta系。今天整理了32个未发币公链项目(附教程),有兴趣收藏、关注。 1)Aptos Aptos 是一个新的独立L1层区块链项目,旨在实现我们提供世界上最安全和最适合生产的区块链的愿景。 投资机构:a16z 领投,参投方包括Binance lab、Tiger Global、Katie Haun、PayPal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Three Arrows Capital、FTX Ventures 和 Coinbase Ventures 等 2022.3.15 由 Diem 原团队成员成立的新公链项目 Aptos 完成 2 亿美元战略融资,由 a16z 领投,参投方包括 Tiger Global、Katie Haun、PayPal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Three Arrows Capital、FTX Ventures 和 Coinbase Ventures 等。 2022.29 币安风险投资部门和创新孵化器 Binance Labs 战略投资 Aptos Labs,二者将密切合作,通过开发、代码审查、基础设施建设、黑客马拉松等来发展 Aptos 生态系统。 官网网站:网站链接 官网推特:网站链接 团队信息:网站链接 官方博客:网站链接 相关介绍:网站链接 生态项目:网页链接 测试网3教程:网页链接 官方相关动作: 4月22日Diem 原团队成员成立的新公链项目 Aptos 的开发团队 Aptos Labs 与 Google Cloud 达成合作,开发者可以通过 Google Cloud 建立 Aptos 节点,此举可以帮助开发者在没有硬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开发,未来还将添加支持验证器。 5 月 13 日开放激励性测试网 1(IT1,去中心化启动)注册,5 月 16 日正式开启并将持续到 5 月 27 日。 Diem 原团队成员成立的新公链项目 Aptos 正式启动激励测试网,参与的用户需要使用有效的 Discord 或 GitHub 帐户进行身份验证,并部署验证器加入测试网。注册将于北京时间 2022 年 5 月 20 日 5:00 结束,Aptos 将于北京时间 5 月 24 日 3:00 发放测试邀请。 6月30日 由 Diem 原团队成员成立的公链项目 Aptos 宣布推出 Aptos 生态系统资助计划,为团队、个人和创作者提供资金加速 Aptos 生态发展。资助类别包括:开发人员工具、SDK、库、文档、指南及教程; 用于开发、治理、DeFi 和 NFT 的工具和框架;核心协议贡献:代币标准、库、协议升级等;开源和公共产品;教育举措;应用程序。Aptos 称,赠款资金将以美元分配,未来可能会选择分发代币,以帮助激励各方的长期生态系统增长。 6月30日推出Aptos 激励测试网2。报名截止7月7日、7月12正式开始至7月22日结束。测试教程 Aptos 激励测试网 3 将于今日启动注册,开始节点和身份验证,至 8 月 26 日注册结束,8 月 27 日公布评选结果。激励测试网 3 将于 8 月 30 日上线,9 月 9 日结束测试。 2)Sui Sui,这是一个由 Move 提供支持的具有高吞吐量、低延迟和面向资产的编程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合约平台。 Sui 有以下几个特性: 1、高扩展性和即时结算:Sui 横向扩展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 2、使用 Move 智能合约。 3、Sui 的可扩展性不仅限于事务处理,在存储方面也是低成本和水平可扩展的,使开发人员能够定义具有丰富属性的复杂资产,这些资产直接存在于链上而非链下存储。 4、Mysten Labs 还将发布 Sui Developer Kit 开源工具包 代币经济模型:Sui 已经公布会发行原生代币 SUI,总供应量上限为 100 亿枚,一部分将在主网发布时流动,剩余的代币将在未来几年内释放,或作为未来的股权奖励补贴进行分配。SUI 有四个用途:被抵押以参与权益证明机制(PoS)、支付 Gas 费以执行交易和其他操作、支撑整个 Sui 经济的多功能和流动资产、参与链上投票来发挥治理作用。 官网网站:网站链接 官网推特:网站链接 团队信息:网站链接 官方博客:网站链接 相关介绍:网站链接 线路图:网站链接 节点教程:网页链接 生态项目:网页链接 官方相关动作: 7月1日宣布Sui 激励测试网将于8月份启动。详情见官方Medium。 Sui母公司MystenLabs投资机构: 3)Linera 基于 FastPay和 Zef 的下一代去中心化协议。Linera的使命是成为第一个可以像web2应用程序一样轻松拓展的低延迟区块链。 2022年6月29日Linera 宣布完成 6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16z 领投,Cygni Capital、Kima Ventures 和 Tribe Capital 等参投。 官网网站:网站链接 官网推特:网站链接 团队信息:网站链接 官方博客:网站链接 相关介绍:网站链接 CEO Mathieu Baudet推特:网站链接 4)Aleo ALEO是第一个支持私有和可编程应用程序的去中心化开源平台。使用零知识密码学,Aleo 将智能合约执行移至链下,以实现各种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既完全私有又可以扩展到每秒数千笔交易。Aleo 带来了以太坊的所有灵活性,但具有更具可扩展性的架构,矿工无需重新运行每笔交易,只需验证其正确性即可。 Aleo架构了用户体验良好,具备隐私性,良好可编辑性,高性能的区块链网络,并提供了完全隐私化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以通过去中心化的系统和零知识证明网络来保护网络上的用户数据。用户就可以进入一个真正个性化的网络服务世界,而不必放弃对其私人数据的控制。 Aleo 其创始团队组建于 2019 年。在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底层协议框架的开发后,Aleo 于 2021 年 4 月完成了 2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16z 领投,Placeholder VC、Galaxy Digital、Variant Fund、Coinbase Ventures、Ethereal Ventures、 Polychain Capital 、Slow Ventures、Dekrypt Capital、Scalar Capital、Zero Knowledge Validator、Coinbase 前首席技术官 Balaji Srinivasan 等参投。 今年 2 月,Aleo 又完成了 2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SoftBank、Kora Management 领投,a16z 继续跟投、Tiger Global、Samsung Ventures 等参投。 Aleo的定位是支持智能合约的隐私型 公链,其技术核心在于 Zexe 和 Leo 两个核心板块,Zexe 共识协议在 ZeroCash 原有的 zk-snarks 技术上进行改进,不仅可以加密单纯的 token 转账交易,也可以应用层面的互动交易;Leo 作为 Aleo 生态…

    2022-10-19 Web3
    32.8K
  • 逍遥区块链:关于项目的投后管理(二)

    当我们对项目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后,接下来就要在跟踪项目的过程中观察项目的进展了。我们观察项目的进展关键就是看项目的发展是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期前进。 这时,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项目的进展“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里的“不符合”可能表现出下面几种状况: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团队的努力和进度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团队很努力,但项目的策略或者思路和我们想象的不同; 团队努力,项目的策略或者思路也和我们想象的一样,但在市场中取得的反响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对第一种“不符合”,我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这个项目。 比如早期清空COSMOS的ATOM,前阵子清空PEPE就属于这个状况:它们的初创核心团队都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我立刻就离开了它们。公众号关注:博森逍遥区块链。 对第二种“不符合”,怎么处理就因人而异了。 对单纯看中投资收益的投资者而言,我建议可以继续观察,看市场的反馈再决定怎么处理。这种“不符合”有可能是投资者的想法不对,也有可能是项目方的做法不对,所以不妨静观其变,留给市场来检验。 但对还有其它考虑的投资者而言,我建议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 比如我在投资项目时,有时候不单纯是看投资收益,还很希望投出一个按自己的思路发展会成功的项目。 这样投出来的项目一旦成功,除了能带来获利,更能带来独特的成就感。所以有时候我也会离开这样的项目。公众号关注:博森逍遥区块链。

    2024-09-27
    4.5K
  • 飒姐团队 | 区块链“后遗症”,你的维权时效还在吗?

    最近,不少币圈老友向飒姐团队求助,希望咱们能够帮助他们拿回早期因各种原因“丢失”的虚拟货币。这样的一类案子,初听下来感觉胜算满满,只觉这事成了。一问细节,却又不禁踌躇,只能耐心和老友们解释为何这事办不了。而这样的一类案子,大多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诉讼时效问题。民法中的诉讼时效一旦经过,对方当事人便能够获得时效抗辩权,尽管法院不能主动向当事人释明,但是有律师代理的当事人往往不会错过时效抗辩权,因此这类民事案件除非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否则多半只能不了了之。 那么,民法的路子走不通,能否通过刑事追诉手段保障权利呢?毕竟如果对方采取了诈骗手段骗取了当事人持有的虚拟货币或是拒不返还虚拟货币等,只要数额足够,在刑法上都有类似的罪名予以制裁。好在这些案子虽然已过诉讼时效,但仍然处于追诉时效的期限内,还能在刑法领域里请求公权力的救济。而这种在刑法领域当事人不得不遵守以至于一旦错过其合理诉求便得不到实现的时效规定,便被称为追诉时效制度。该制度被规定在我国《刑法》第87-89条之中。飒姐团队今日文章便为各位老友简单介绍一下刑法中的时效制度——追诉时效,并就其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讨论。 一、追诉时效的定义 所谓追诉时效制度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后,经过法律规定的时间未被追诉的,司法机关便不再进行追诉的制度。换言之,在犯罪人实施犯罪之后,如果被害人没有在追诉时效内报案,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那么司法机关便不会再对该犯罪行为进行追诉,被害人因此就丧失了通过公权力获得救济的权利。因此,对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而言,特别是对于币圈中的财产型犯罪如盗窃、诈骗等罪名的被害人而言,在追诉时效内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其一,追诉时效的期限及其计算,即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的长短以及计算此期限的方法。追诉时效的具体期限被规定在《刑法》第87条,即“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期限的计算方法则被规定在《刑法》第89条第一款中,即“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其二,追诉期限的延长。该制度被规定在《刑法》第88条,即“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其三,追诉期限的中断。这被规定在《刑法》第89条第二款:“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上述三个部分本身规定较为简单,但实践中实际上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其中最简单的追诉时效的起算点,以及追诉时效的中断的情形为大家进行说明。 二、犯罪之日的确定 当犯罪发生之时,根据其最终造成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是较为简单的。而追诉时效的起点即犯罪之日,那么何为犯罪之日?关于这个问题解答的本身已经没有多少争议。所谓的犯罪之日,即是犯罪本身成立之日,也就是说,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就是犯罪之日。这样看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答,即对于放火罪等不以实害结果发生为必要的犯罪,在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而对于那些必须要求实害结果发生的犯罪而言,则在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但是这样的解释逻辑在一些具体的犯罪适用上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以诈骗虚拟货币为例,诈骗罪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结果犯,那么结果犯的追诉期限应当从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问题在于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但未造成虚拟货币转移的结果,那么该行为人的行为当然构成诈骗罪的未遂,但是从追诉期限上考虑,既然结果没有发生,如何去计算诈骗罪未遂的追诉期限呢?或者说,诈骗罪未遂的追诉期限不为本条所规定故而不受限制?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是对犯罪成立之日的误读。已经有学者指出对于前述犯罪之日的理解,有一种通行的错误的理解方式,即认为行为犯的场合下犯罪行为实施之日为犯罪之日,结果犯的场合下,危害结果发生之日为犯罪之日。这种认定方法对于过失犯罪和部分故意犯罪而言并无不妥,但是在故意杀人罪等典型故意犯罪的场合下,这种理解实际上与之前所说的犯罪之日的理解是存在偏颇的。这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故意犯罪而言,其都有既遂、未遂以及预备的犯罪形态,而刑法固然会处置既遂犯,但对于犯罪的未遂和预备也是可能处置的。因此,在故意犯罪未遂的情况下,所谓的结果犯的犯罪之日为结果发生之日的理解就会存在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错误,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对所谓的符合犯罪构成的理解存在偏差,并且对所谓的结果犯的理解存在误区。所谓的结果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但是在不具备这种结果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不作为犯罪处理,如过失犯罪,而另一种则是成立该罪的未遂。诈骗罪的财产损失结果的要求,即是属于后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地认为,对于结果犯,所谓的犯罪之日即是犯罪结果发生之日的理解当然是存在问题的。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对所谓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即是犯罪之日的理解上。对于刑法分则中的绝大部分犯罪而言其规定的都是犯罪的既遂状态(少数犯罪不存在未遂或是预备状态),因而当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时(包括犯罪结果要件),当然就是所谓的犯罪之日。但是这是完备的构成要件,有些犯罪的成立并不以行为完全充足构成要件为必要,而是以结合刑法总则关于既遂未遂及预备的规定后,以修正的构成要件为自身的犯罪构成,受处罚的犯罪未遂形态和犯罪预备形态即是如此。此时即便没有出现分则中规定的犯罪结果,其行为本身仍然已经成立犯罪,因此在其充足修正的构成要件之日即应视为是犯罪之日。 所以,所谓的犯罪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应当指的是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包括修正的构成要件)并成立犯罪之日,因而在刑法只规定处罚既遂的情况下,行为符合分则所规定的既遂的构成要件之日为犯罪之日,而在刑法也规定处罚预备或是未遂的情形下,则行为符合适用于犯罪预备或是未遂的修正的构成要件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后者的场合下,一旦既遂条件出现,应当将既遂之日视为犯罪之日,而不再将原本未遂时确定的犯罪之日继续视作犯罪之日。如此理解才能更加合理地确定犯罪之日。 三、追诉时效的中断 追诉期限的中断,是行为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而从新罪的时刻起重新计算旧罪的追诉期限的制度。 在前后犯数罪的情况下,根据法条的解释似乎不应当存在疑问,亦即在前罪的追诉期限内,又犯后罪的,前后罪的追诉期限都从后罪成立之日起算。但是若存在前后三个罪,后罪都在前罪的追诉期限内的话,是否意味着前两个罪的追诉期限都应当从后罪即第三个罪的成立之日重新起算?对此,有学者认为对此项规定应当作如下理解:“犯罪人第二罪成立时,则第一罪、第二罪的追诉时效期限都从第二罪成立时开始计算;犯第三罪时,第一罪的追诉时效期限…

    2022-07-27
    40.3K
  • 评论反驳期结束,业内呼吁立即就现货 ETF 做出决定

    随着许多现货 ETF 的公众意见反驳期于 11 月 8 日结束,行业观察人士热切地期待着关于现货 ETF 申请即将到来的决定。即将做出决定的消息引发人们的兴趣激增,并导致价格显著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联邦政府关闭的可能性迫在眉睫,使得行业感到越来越紧迫。由于无法签署支出法案,增加了联邦政府在 11 月 17 日星期五结束时开始停摆的可能性。 虽然 SEC 必须在 2024 年 1 月 10 日之前批准或拒绝这些申请,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申请并不受欢迎,但该机构不太可能仓促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政府关门的潜在持续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历史上最长的关门持续了 34 天。不过即使发生类似情况,SEC 仍然有充足的时间来满足一月初的最后期限。 除了政府可能关门之外,SEC 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 SBF 案件,这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新鲜事。SEC 可能更愿意将他们的决定与审判保持距离,并在事情稳定下来后给予批准。 此外,CoinDesk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该机构刚刚开始与发行人 Grayscale 进行讨论,Grayscale 希望将 Grayscale 比特币信托(GBTC)转换为 ETF。 虽然业界无可否认地对 ETF 获批的前景感到兴奋,但可能有必要调整短期预期。决策过程很复杂,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保持耐心并让 SEC 有必要的时间做出最终决定至关重要。

    2023-11-14
    16.0K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Comments(1)

  • priligy medication的头像
    priligy medication 2024-11-12 22:05

    Hello, I wish for to subscribe for this website to obtain newest updates, so
    where can i do it please help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