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会最新AMA回顾:验证者集、随机数、DVT、技术方向

7 月 12 日,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在 reddit 论坛进行了第 10 次 AMA,以下为核心摘要:

Danny Ryan 等多名研究开发者联名发布了 EIP-7002 草案,旨在允许验证者从其执行层(0x 01)取款凭证触发退出到信标链。

RANDAO 是一种生成随机数的方式,RANDAO 的有效运行是需要引入防作弊机制的,即需要用一定的方式保证所有人同时给出答案,VDF 也就派上了用场。VDF 全称为可验证延迟函数,该函数的重要特征在于得到结果的计算过程无法并行计算,即无法加速。但得到结果后,验证该结果的计算量却又非常小。VDF 是通过哈希函数实现的,哈希函数计算慢验证快的特性也跟 VDF 的性质一致。

随着以太坊质押量超过 20% ,面对潜在的节点运营商的中心化风险,有两个研究团队成员表示这类技术可能是短中期内的“必须”方案。

Justin Drake 表示,长期来看,若实现了一次性签名( One -shot signatures),那么这些风险挑战的重要性将显著下降。不过一次性签名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实现,所以短中期内 DVT 会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次性签名(One-shot signatures)是一种特殊的加密签名,其中私钥只能用于签署一个消息。它能够解决区块链领域的许多长期问题,提供众多优势,如移除惩罚、完美的最终性、免信任的流动性质押等。

最大有效余额:提高验证者质押的上限(32 ETH),可以减少网络中验证者的数量,从而实现更快的交易最最终性(单 slot 最终性),如:1)  32 ETH 的上限不变,但是限定网络验证者的数量上限;2)是否考虑将验证者的证明数量(attestations)计入投票权重。

Vitalik 表示目前以太坊的技术路线图大部分都在如期推进中,当然也有再调整的优先次序,如 4 月份由于 Mev- Boost 漏洞导致恶意验证者攻击 MEV Bots 事件,目前会提高实现协议级别内 PBS(提议者构建者分离)的优先级、对于再质押(re-staking)潜在安全风险引入的担忧,会提高优化简化 solo 质押体验方面的优先级。另外,在大方向上,需要提高优先级的是能有效帮助许多生态系统层面的事情,如 ERC-4337 智能钱包需要实现友好地跨 L2,并提高 Gas 效率等。

zk-rollups 的即时可组合性(OP Rollup 之间可能无法实现)并不依赖 EIP 4844 的完成。zk-rollups 之间的这种可组合协调的设计空间巨大,如其中一种可能方案就是会有一个专门的最小化 zk-rollup 作为流动性聚合。

Justin Drake 提出了一个名为 Based Rollups 的想法来解决 Rollups 的排序问题(在 L1 进行排序),Based Rollups(或称为 L1 排序的 Rollups)意味着 Rollup 网络的排序发生在其所基于的 L1 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太坊网络)。更具体地说,在以太坊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网络上的搜索者、构建者和提议者都参与到 Rollup 网络的排序中。

目前客户端团队表示目前主网能支持的验证者数量大概在 1 ~ 2 百万之间。开发者社区也在进行相关的探索,如下一个测试网 Holesky 便将拥有 1 百万个验证者。

Justin Drake 表示,以太坊基金会并没有收入,平时一些会议也是非盈利的,也不会用财政库的 ETH 进行质押创收。如果以太坊基金会财政库用完了,资金来源可能来自两方面:生态内的公共产品融资基础设施;相对低的以太坊 L1 预算。

Justin Drake 表示,执行分片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扩展,另外,Rollups 的瓶颈是数据而不是执行。我们其实可以将每一个 rollup 网络视为一个执行分片。只要 L1 EVM 实现了 SNARKified(以太坊路线图的 The Verge 阶段),那么以太坊将拥有一个 enshrined rollup(在 L1 上享有某种共识集成的 rollup),也可以说以太坊在 L1 共识层面拥有了一个执行分片。

一旦完成了 SNARKifying 的艰苦工作,在 L1 EVM 中,将 SNARK 验证逻辑本身公开为 EVM 操作码变得相对容易。这样便能实现无限数量的 enshrined rollups,在以太坊共识层面,这些 enshrined rollups 就像是主网的执行分片,兼具扩展性以及与主网同等的安全性。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3-07-20
Next 2023-07-20

相关推荐

  • Alameda和FTX事件,Lucas Nuzzi怎么吐槽

    1 我发现有证据表明,FTX可能在第二季度为Alameda提供了大规模救助,而现在这回头对他们造成了困扰。 40天前,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1.73亿FTT代币在链上活跃了起来。 一个兔子洞出现了—— 2 9月28日那天,超过86亿美元的FTT被转移到了链上。 这是迄今为止该代币最大日移动量,也是我们在Coin Metrics记录的最大的ERC20日移动量之一。 3 我用CM ATLAS查看了当天发生的所有转移,并对它们进行了排序。 我发现了一笔与FTT ICO的合约有关联的特殊交易。 这份2019年的合约从代币的ICO中“自动”释放了1.73亿FTT。 4 价值41.9亿美元的FTT代币的接收者不是任何人,而是Alameda Research! 那又怎样?Alameda和FTX从第一天起就存在内在联系,Alameda明显参与了FTX ICO。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很有趣…… Alameda之后将“全部”余额发送到了FTT ERC20的部署者(创建者)的地址,该地址由FTX的某个人控制。 换句话说,Alameda自动归属了价值41.9亿美元的FTT,只是为了立即将其送回FTX。 5 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 Alameda在Q2和3AC+其他人一起爆雷了。 它之所以能存活下来,是因为它能够从FTX获得资金,使用1.72亿FTT作为“抵押”,并保证在4个月后归属。 一旦归属,所有的代币都会被退回作为偿还。 6 记住,FTT ICO合约是自动归属的。 如果FTX让Alameda在5月份内爆,它们的崩溃将导致随后在9月归属的所有FTT代币的清算。 这对FTX来说非常糟糕,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 7 这个时机很合理。 Alameda和FTX实际上在第二季度把所有筹码都摆到了桌子上,用这些现金来救助其他公司。 这巩固了FTX作为一个有偿付能力且负责任的机构的形象,这对FTT的价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SBF的政治行动也是如此。 8 对Alameda的救助很可能使FTX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了冲击,以至于它不再有偿付能力。 如果FTT的价格没有崩溃,银行挤兑也不会接踵而至,这本来是件好事。 这就是为什么Alameda要想尽办法保护FTT的价格。 9 这就是我认为更疯狂的地方。 币安的人很可能知道FTX和Alameda之间的这种安排。 机会出现了。 作为FTT的大股东,它们可能会开始故意破坏该市场,迫使FTX面临流动性紧缩。 10 瞧,币安来拯救FTX了。 难道CZ只是以牺牲无论如何他都要解套的大量FTT为代价,带走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如果是真的,事情就大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我个人基于链上所发生的事情的高度推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可能会有更多的消息传出。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不断涌现。 FTX-US总裁Brett Harrison在9月28日的前一天辞职。 也许他没有参与这笔看起来像是彻头彻尾欺诈的交易? 11 Voyager拥有4,650,000个 FTT和63,750,000个 SRM(Serum)代币。 就像Alameda一样,SBF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救助他们。 SBF试图遏制任何疑虑,称该转移是“轮换”几个钱包,他们“定期”就会这么做。 这两者都是谎言:FTT的转移是在两个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轮换” 我不会把有史以来最大的FTT转移称为“定期性的”。

    2022-11-11 Web3
    8.9K
  • 2023 年全球矿业年鉴:你需要了解的 60 多组统计数据

    在快节奏的数字货币世界中,比特币已成为一个现象级存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这种革命性的加密货币的核心是一个叫做「挖矿」的过程,它推动了比特币的运行,并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比特币挖矿和能源消耗统计,以及为什么「挖矿」对比特币和环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是加密货币领域新手,了解比特币挖矿的来龙去脉都是掌握这种数字资产真正潜力的必要条件。因此,让我们深入探索比特币挖矿的有趣世界,阐明其重要性,以及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比特币挖矿统计数据集锦 比特币挖矿能耗统计 比特币挖矿能源消耗已成为一个人们广泛关注和审查的课题。随着比特币的普及和价值飙升,开采新币和维护区块链所需的能源也随之增加。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比特币早期,当它的追随者有限时,一台台式电脑可以在几秒钟内毫不费力地挖出加密货币。 而如今,开采一枚比特币需要大约「9 年的典型家庭用电量」。2023 年 5 月,比特币挖矿预计消耗约 95.58 太瓦时的电力;其 2022 全年的用电量达到 204.5 太瓦时,超过了芬兰全国的用电量。 图 1:比特币挖矿估算用电量、最小用电量(TWh/year) 据白宫报告称,2022 年美国比特币挖矿消耗的能源总量达到 500 亿千瓦时(kWh),凸显能源使用规模之大。比特币挖矿所消耗的电能超过美国运行的所有计算机能耗的总和。当然,比特币挖矿本身也包含在全国用电量数据之内。 图 2:美国家庭用电量和加密货币挖矿耗电量对比 上图显示,美国不同家庭场景用电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制冷、照明、电视、Crypto、电脑、风机和水泵、冰柜、洗衣机、洗碗机(截至 2022 年 8 月,比特币预计占所有 Crypto 用电量的 60%-77%,WEEX 注) 一笔比特币交易需要 1,449 度电来记账(挖矿),大约相当于美国普通家庭 50 天的耗电量。以货币衡量,美国 1 度电的平均成本为 12 美分,也就是说,一笔比特币交易记账需要消耗约 173 美元的电费。 比特币挖矿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球能源总量的 0.5%,比 Google 全球业务的总耗电量高出 7 倍以上。如果将比特币网络的能源消耗和各国用电量对比,它排在全球第 34 位。(仅次于荷兰,高于哈萨克斯坦,编者注) 图 3:各国能耗排名 单笔比特币交易的能耗相当于近 10 万笔 Visa 卡交易能耗。2023 年 5 月,比特币每笔交易的用电量达到 703.25 千瓦时,而 Visa 卡的用电量只有 148.63 千瓦时。 图 4:比特币交易 vs. Visa 卡交易能耗 1)如何计算比特币挖矿的能耗? 要确定比特币挖矿的确切能耗具有挑战性,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包括: 精确估算能源使用量通常依赖于基于可用数据的假设、近似值和统计模型。Digiconomist 发布的信息图揭示了准确衡量比特币能耗所面临的挑战。鉴于电力成本是持续支出的重要因素,比特币网络的总电力消耗与矿工的收入密切相关。 图 5:确定比特币挖矿能耗的步骤 2)美国比特币矿场和能耗数据 《纽约时报》列出了 34 个比特币矿场,这些都是美国的大型矿场,能耗极大。这些矿场的运营会产生成本,例如电费增加和大量的碳排放,影响到附近的个人。这 34 个挖矿项目中,每个项目的用电量至少是美国家庭平均用电量的 3 万倍。 这些业务总共消耗超过 3,900 兆瓦的电力,几乎相当于周围 300 万户家庭的用电量。 图 6:美国大型比特币矿场分布 内布拉斯加州科尔尼的一个比特币矿场消耗的电量与周围 7.3 万个家庭的用电量相当。佐治亚州道尔顿一家矿场的用电量相当于周围约 9.7 万个家庭用电量。位于德克萨斯州罗克代尔的 Riot Platform 矿场是美国耗电量最大的比特币矿场,它的用电量与周围的 30 万户家庭的用电量相当。 Riot 矿场位于 Bitdeer 矿场附近,其消耗的总电量超过了 40 英里半径内所有家庭的总用电量。 德州的加密货币矿工已经获得了长期合同,保证他们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享受大幅折扣的电价。 图 7:德州比特币矿场分布 3)气候变化与比特币挖矿及能耗 截至 2021 年 8 月,比特币网络的平均排放因子为 557.76 gCO2/kWh,预计电力负载需求为 13.39 GW,比特币挖矿每年可能排放约 65.4 兆吨二氧化碳(MtCO2)。 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可以根据矿工使用的电力来源来估算。下图基本代表了比特币挖矿的全球碳足迹,与希腊等国的排放量相近(2019 年为 56.6 MtCO2),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0.19%。 图 8: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 截至 2021 年 5 月,比特币挖矿每年产生约 3.1 万吨电子垃圾。 到了 2022 年 6 月,这一数字已上升至 3.5 万吨/年,相当于整个荷兰的电子垃圾年产出量。 例如,纽约州的一家天然气发电厂 Greenidge LLC 在进行表后(behind-the-meter)比特币挖矿时,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 88,440 吨。假设一个发电厂发的电全部用于比特币挖矿,那么每年的排放量将达到 656,983 吨二氧化碳当量。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有 79% 来自发电,发电是主要的排放源。如果发电厂全负荷开机,其年排放量相当于约 14 万辆客车的排放量,或 6 亿磅煤炭燃烧产生的排放量。 4)比特币挖矿能耗背后的好处 为了应对比特币挖矿的不利影响,比特币挖矿理事会(BMC)——一个由占比特币全网算力 48.4% 的矿业公司组成的全球性论坛——透露,2022 年第四季度的运营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占比特币挖矿用电量的 58.9 %。这相比 2021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 36.8% 估算值,有了显著上升。 此外,比特币清洁能源倡议备忘录发布的一份研究论文报告称,比特币矿机是可再生能源和存储的理想补充技术。该研究论文中强调的比特币挖矿的其他主要亮点包括: 比特币挖矿市场规模和收入统计 比特币挖矿,即验证交易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导致其市场规模和收入呈指数级增长。该市场已经变得非常有利可图,全球参与者众多,包括个体矿工和大型采矿运营商。 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也于 2021 年 11 月突破 65,000 美元,创加密货币的历史新高。截至 2023 年 6 月,比特币市值达到 5978 亿美元。 比特币的最大供应量设定为 2100 万枚。这确保了稀缺性,是促进比特币价值主张的一个重要因素。2023 年 3 月,已挖出的比特币数量超过 1900 万枚,剩余尚未挖出的数量为 200 万枚。一旦达到 2100 万枚的阈值,就不再有任何新的比特币被挖出。 这种稀缺性反过来又支撑了比特币挖矿的总市值,目前该市值为 81.1 亿美元。  1)最大的比特币矿业公司数据 CompaniesMarketCap 编制的一份清单包括 16 家最大的上市比特币矿业公司估值。其中,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 是最大的比特币矿商,市值达 22.7 亿美元。 图 9:比特币矿业公司市值 Top5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并未包含其他一些市值较小的上市矿业公司,以及许多未上…

    2023-08-28 Web3
    2.6K
  • 2023最新Crypto词条百科:区块链术语、Web3俚语、社区热梗

    投资应用篇 Bagholder:套牢者,是指持有已经失去价值的加密货币的投资者,他们希望未来价格能够回升,让自己解套或少亏一点。比如,持有 EOS、NEO、ICP、FIL、LUNA、FTX、XCH、BZZ「八大天亡」项目的币友。 Bloodbath:血崩、瀑布,指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价格突然大幅下跌,常常导致恐慌性抛售和市场剧烈波动。 BTFD:Buy the F***ing Dip(逢低买入、抄底),加密社区流行语,告诫投资者抓住下跌机会赶紧上车。但 WEEX 唯客在此提醒,跌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机会,也可能是坑,Do Your Own Research. Buidl:原本应该是「Build」,为了致敬 Hodl(Hold 拼写错误),故意拼写成「Buidl」,强调在加密货币领域积极建设和开发,鼓励区块链生态内的贡献、创新和价值创造。 Hodl:「Hold」的拼写错误,也可视为 Hold On for Dear Life 的缩写,是指无惧市场波动坚定持有加密货币的态度。 Cloud Mining:云挖矿,通过从托管物理设备的公司租用算力来进行区块链挖矿。 Cold Wallet:冷钱包,也叫硬件钱包(hardware wallet),指离线存储的钱包,只能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如插入 USB、插电开启硬件钱包)。冷钱包与热钱包(Hot Wallet)/联网钱包(Online Wallet)对应,比如,WEEX 交易所将大部分用户存款资金归集存储在冷钱包内,以保障安全,WEEX 设立的 1,000 BTC 投资者保护基金则存放在热钱包,以实现公开透明,接受用户监督。 Goblin Town:「妖精小镇」,用来形容市场持续下跌的趋势,与「熊市」(bear market)同义。 Hey Hey Hey:这个词因 Bitconnect 庞氏骗局的发言人 Carlos Matos 而走红,他在 Bitconnect 活动中经常使用这个词来激怒人群。最终,「Hey Hey Hey」成为许多加密货币人士互相聊天时的常用术语。 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初始交易所发行),是初始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1CO)的衍生产品。通过 IEO,代币的销售在交易所进行,而不是由项目团队自己开展。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证券型代币发行),指公开发行代币化数字证券,也可作为「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的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s traded in cryptocurrency exchanges)的简称。 Margin Call:追加保证金,当投资者的保证金账户余额低于维持仓位所需的金额时,就会收到交易所要求追加保证金的通知。 Margin Trading:保证金交易,在加密货币市场,合约、期权、杠杆借贷交易等衍生品市场都可归为保证金交易。在保证金交易中,交易者不需要支付所交易资产的全额价格,而只需要支付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称为保证金。保证金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果支付 10% 的保证金来开仓,即使用了 10 倍杠杆,因此也叫杠杆交易。比如 WEEX 交易所的 BTC、ETH 合约最高可支持 200 倍杠杆。杠杆在放大交易者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和收益,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因此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应谨慎参与。为此,WEEX 针对新手投资者推出合约跟单交易,可让新手跟随专业交易员交易,从而降低新手参与合约的门槛,提高收益率。 Money Printer Go Brrr:直译就是「印钞机嘎嘎响」,最早来源于一个模因视频,形容美联储通过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或印钞来支持面临崩溃的传统金融市场。 Privacy Coins:隐私币,隐私币的设计和开发更加关注交易隐私和数据匿名性。Monero(XMR,门罗币)、Zcash(ZEC,大零币)是隐私币龙头。 Pump and Dump Scheme:拉高倒货阴谋,指狗庄通过虚假陈述人为抬高币价,吸引韭菜接盘,然后他再高位抛售砸盘,让韭菜蒙受巨大损失。 REKT:英文网路用语,「搞砸了」、「完了」的意思。REKT 其实来源于 wrecked(严重毁坏的),二者发音相同。也是加密社区中常用的俚语,描述投资者在加密货币投资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此外,$REKT 还是一个 Meme 币。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对强弱指数),用于衡量加密货币价格变动强度和势头的技术指标,可以帮助交易者识别超买或超卖情况。其他常见的技术指标还有:MA、MACD、KDJ、BOLL 等。 Rug Pull:「拉地毯」,代表跑路的意思,指流动性突然撤走,通常会导致资产价格因缺乏流动性来吸引买/卖而暴跌。 Token Burn:代币销毁,指从流通供应中删除一定数量的代币,这是通过将代币发送到销毁地址(无法生成私钥的地址)或发送到一个旨在删除代币的智能合约来完成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成通缩,提升币价。 TVL:Total Value Locked(总锁仓价值),指当前在协议中质押的资产数量,或 DeFi 协议已获得的基础资金总额。例如,当前以太坊 TVL 价值为 $33.85B,TVL 贡献前三项目为 Lido、Maker、Uniswap. UTC Time:全称为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时间,是目前全球通用的时间标准。在加密货币行业,由于其去中心化的性质,企业和消费者位于世界各地,各自有不同的时区,为了方便沟通交流,大家统一使用 UTC 时间。其他常见的时间标准还有 GMT(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威治时间)、EST(Estern Standard Time,美东时间)、PST(Pacific Time Standard,太平洋标准时间)等。GMT 是前世界标准时,UTC 是现世界标准时,UTC 以原子钟计时,比 GMT 更精确,但对普通人来说二者没有区别,都是伦敦时间,比新加坡时间(UTC+8)慢 8 个小时。 Wash Trade:虚假交易、洗盘,指交易者买卖同一资产以制造虚假交易量并操纵价格的欺骗行为。这是非法的,有损市场信用。 Whale:鲸鱼、巨鲸,指那些持有大量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拥有巨量资金足以影响市场的大户。 When Lambo:加密社区常用的一个短语,表达人们对投资暴富的渴望,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以便买得起兰博基尼。 技术篇 Bitcoin Evangelist:比特币布道者,热衷于比特币并致力于传播比特币知识的个人。早期,比特币主要在线上论坛以数字方式分享,随着它日益流行和普及,开始通过口碑传播,有时还通过实体海报等方式传播。我们熟悉的有 Roger Ver(比特币耶稣)、Craig Wright(澳本聪)、吴忌寒(翻译比特币白皮书)、长铗(与吴忌寒一起创办巴比特网站)、李笑来(「中国比特币首富」)等。 Cryptography:密码学,一门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学科,将密码转换成人类可读信息。在密码学中,加密是一个通过密码算法对…

    2023-09-15
    2.8K
  • 国内监管或迎来第四阶段,全国法院审判纪要「币六条」解读,律师支招防冻卡及解冻步骤

    编者按: 近日接连曝出两起涉虚拟货币重大案件:山西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 USDT 洗钱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 21 人,查获现金 20 余万元,查获 USDT 价值 100 余万人民币;湖北警方侦破的一起涉虚拟货币跨境网络赌博案主犯等人被依法送审,涉案流水达 4,000 亿元,成为全国首例经法院判决没收的「虚拟货币第一案」。 那么,当前国内虚拟货币相关的政策法律,特别是司法实务、案件审理层面的法律有哪些新的变化? 实际上,目前我国尚未有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可以作为虚拟货币案件办理的参考依据,不过 4 月中旬流传出的《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简称《审判纪要》,其中涉及虚拟货币部分共 6 条)虽然也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但其作为全国法院审判工作会议形成的统一意见,或将对虚拟货币未来的案件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甚至大过 2013年五部委通知、2017年「94 公告」、2021年「924 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至少在司法实务层面),因此也将标志着国内虚拟货币监管正式进入第四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 WEEX Exchange 「虚拟货币法律知识 AMA」,分享嘉宾为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深圳链协法律专委会主任、盈科深圳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主任郭志浩。 本文要点: 打破误区:国内外监管节奏差不多,区别是国外没有一刀切 历年来,国内外针对虚拟货币的法律政策都经过了好几轮大的转变。 就国内看,从 2013 年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简称「2013 年通知」),到2017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通知》(简称「94公告」),再到2021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简称「924通知」),国内整个虚拟货币相关产业逐步收紧,特别是最后的「924 通知」,直接定性了所有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其实不光是国内政策在收紧,全球基本上都有所打击,而且时间节点跟国内发布政策的时间相近。这一点可能跟大家「外松内紧」的印象有落差,海外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 上图是全球监管的三大阶段。可以看到,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三个大的阶段都是一致的。 第一阶段:大家都对加密货币进行定性和风险提示,我们统计了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15、16 个都做出了相关的风险提示,跟国内「2013 年通知」的时间点差不多,前后相差不超过半年。 第二阶段:都对 1CO 进行了收紧,包括各个虚拟货币项目、交易所的行为。区别是,国内完全一刀切,国外有些国家对 1CO 留了口子,要求符合相关政策监管就可以搞。 第三阶段:国外在 2021、2022 年前后和国内也是同一个性质,只不过没有像国内这样一刀切。但即使没有一刀切,虚拟货币相关政策收紧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综上所述,其实全球政策态度都差不多。那么,国内真的就对虚拟货币完全一刀切了吗?其实也未必。 2023 年 1 月 10 日,全国法院召开了一次金融审判会议,形成了《审判纪要》,它在今年 4 月中旬才在法律界流传出来。《审判纪要》因为不是专门针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所以可能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它实际上对虚拟货币未来的案件走向有特别大的影响,也可以将其看作国内监管政策的第四个阶段。 国内监管或将进入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的精准监管 不论在法律圈,还是币圈,也不论国内外,其实大家对于虚拟货币这一新事物的态度一直有分歧,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国内更倾向于一刀切,而美国、英国等国家更倾向于进行分类管理,例如美国的「精准监管」。 「精准监管」和国内监管体系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是成文法系国家,有法律条文后就按照法律条文处置,但英美是判例法国家,只需要针对某个类型案例做出处罚,如果成功处罚了,以后这类案件都根据之前的判例进行裁决。所以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更容易实现所谓的「精准监管」。包括中国香港,其监管逻辑也是美国的那一套「精准监管」体系,即符合什么样的监管框架,就由什么部门来监管。 这也是为什么 SEC 起诉 Binance、Coinbase 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它可能对美国的司法监管体系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案件,因为它会提供判例支撑。但如今又撤销了对币安的部分指控,这显示美国在「精准监管」过程中其实也跟国内一样,有很多犹豫不决的地方。只不过国内政策更偏向于保护普通大众,美国的政策能够让各方都得以发声,让更多的声音去充分讨论事情本身。 即使各国的监管模式有很大偏差,但判定的结果也不会产生太大差距。个人认为,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其实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到最后大概率会殊途同归,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而国内第四阶段一旦落地,大家会看到并不是完全一刀切,至少在司法层面留了很多零活操作的空间,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特色的「精准监管」。 如果熟悉国内法律政策的人就知道,其实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有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可以作为虚拟货币案件办理的参考依据,上述《审判纪要》虽然也不是司法解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但由于它是全国法院统一形成的会议纪要,所以其意义可能比真正出台的法条直接带来的参考意义更大,一旦生效,可以说未来虚拟货币领域案件会有很多可供执行的依据。 《审判纪要》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所以大家看到的内容可能在最终版出来之后会有一些调整,实际上里面有很多内容我个人也认为需要调整,而且就需要调整的部分,我们也和最高院有过一些较深入的沟通。看起来一些很微小的调整,最终落到案件办理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国内最新的政策,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国内第四阶段的开端。

    2023-07-20 Web3
    1.5K
  • 欧科云链研究院:以“美”为鉴,探寻香港比特币现货 ETF 的未来发展

    出品|欧科云链研究院 作者|Hedy Bi 根据The Block于1月29日的报道,嘉实国际成为了首家向香港证监会提交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的机构。早在去年12月22日,香港证监会发布了《有关证监会认可基金投资虚拟资产的通函》,明确表示其准备接受虚拟资产现货ETF的认可申请。 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被批准上市后的发展情况对香港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灰度持续抛售比特币,使得美国的比特币现货ETF在上市19天后并未给市场带来惊艳表现。此时,香港金融公司进军比特币现货ETF,是否还存在意义? 选择中环还是华尔街,多种申赎方式或成最大优势 对比两地,香港在虚拟资产ETF的一些规则上是优于美国的。根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的《有关证监会认可基金投资虚拟资产的通函》,比特币现货ETF是可以实现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进行认购和赎回(后文称“申赎”)。 尽管美国各家申请方在早期的申请书里写道,“申赎方式是允许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申赎的”,但基于对风险的考量,最终各家将申请书修改成使用风险更小的“现金”申赎方式。相较于美国比特币现货ETF仅限于“现金”申赎的方式,根据香港证监会目前披露的通函内容,预计现金和实物多种申赎方式将成为香港未来比特币现货ETF市场的主要优势。 由于比特币虚拟资产的特殊性,增加实物申赎方式在比特币资产的兑换、托管和转移等方面带来更多挑战。以认购为例,在确保符当地的合规性要求前提下,参与交易商应先将虚拟资产转移至证监会认可和许可的托管账户,包括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或认可机构(或其子公司),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实物申赎的方式进行比特币的转换和清洗等。 实物申购赎回涉及到链上资产的转移,这要求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也需要采取一种不同于传统市场的合规方式——链上合规。链上合规与传统的链下合规有一些相似之处,都包括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和跨境合规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这些合规要求,通常需要借助合规科技工具,这些工具主要用于执行链上地址的资产风险确认和持续监控资产流动是否存在可疑交易。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殊性,链上地址上的交易虽然不可篡改、清晰透明且公众可查,但其匿名性则让很多机构在进行合规时感到望而却步。为了应对这种匿名性,其中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将地址与已标记为制裁、洗钱、钓鱼等高风险地址进行比对,以确定链上地址是否涉及过高风险交易行为。正因如此,拥有丰富而全面的地址标签库成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选择合规科技工具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持续监控资产流动方面,金融机构在挑选合规科技工具时,除了挑选拥有数据量庞大且标签维度丰富全面的地址标签库的合规科技工具外,还需要考量合规科技在风险持续监测中的响应速度。一旦合规科技工具筛查出可疑交易,例如OKLink就可以在毫秒级别内进行风险监测,并快速进行后续的操作:判断风险等级以及根据该等级进行风控措施,如冻结账户或者拒绝交易。 图 以OKLink Onchain AML为例,比特币现货ETF从发行到交易合规科技助力简易图 注:此为粗略流程图;在合规科技的要求上,「中介人」(Intermediaries)均需合规科技加持是一种更为严谨的做法。 实物申赎的方式下,托管机构需何资质? 现在香港已批准期货型比特币ETF,目前有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和三星比特币期货两只上市产品,其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每只基金AUM均不到1亿美元。这两只基金的受托人均为汇丰机构信托服务(亚洲)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汇丰是香港首家允许客户买卖港交所上市虚拟资产ETF的银行,并且于去年年中就随之上线了虚拟资产投资者教育中心。 与期货ETF的托管要求只涉及现金有所不同,现货ETF的托管难点是托管机构需要负责比特币托管。目前,根据SFC的《有关证监会认可基金投资虚拟资产的通函》,SFC授权的虚拟资产基金的受托人/托管人只能将虚拟资产托管职能委托给持有SFC牌照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TP)或符合HKMA发布的虚拟资产托管标准的金融机构或本地子公司。 图 《有关证监会认可基金投资虚拟资产的通函》节选 也就是说,以目前香港金融机构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和持牌VATP将会分别负责法币和虚拟资产的托管,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将成为比特币现货ETF的成功关键。 美国亦如此,目前通过的11只ETF中有8只ETF选择Coinbase作为其虚拟资产的托管机构。以目前AUM规模排名前二的灰度和贝莱德为例, 双方均选择Coinbase和纽约梅隆银行分别作为虚拟资产托管机构和现金托管机构,采用了虚拟资产和法币分开双机构托管的形式。 图 灰度GBTC基本信息 在VATP方面,目前香港有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申请相关牌照。这预示着未来将有多个VATP供基金公司选择,从而避免了类似于美国多家比特币ETF只选择一家托管机构的“单点”风险。 灰度仅是个例,香港不会重蹈覆辙 自美国批准比特币现货ETF以后,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是灰度连续巨额抛售。然而,目前香港市场并没有像灰度那样规模庞大的比特币信托,因此即使香港市场的比特币信托转为ETF并并开始有赎回操作,也不太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抛售情况。 不过,就算灰度持续抛售,美国整体的比特币现货ETF流进流出截至今日上午9点(UTC+8),还是呈现一个净流入的状态,欧科云链研究院统计约为6.05亿美元。具体来看,只有灰度一家是在持续流出的,而其他家基金均呈现流入的状态。 灰度连续抛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比其他基金公司,灰度有着最高的管理费,也就是说投资者买入100万美元的IBIT和同样规模的GBTC,管理成本就要节约了1.38万美元;二是灰度与其他新发行的比特币现货ETF不同,它是通过将信托转换成ETF的方式运作的。这使得之前以折价购买GBTC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折价和比特币价格上涨的机会进行套利抛售,无需进行赎回和再购买的操作。 根据欧科云链研究院观察以及OKLink链上数据证明,灰度早在两周前就开始了以几乎每个工作日一次的频率将链上资产转移到Coinbase Prime热钱包地址。且自2024年1月23日起,灰度在连续7天的流出趋势也在逐步减弱。 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实现了传统金融市场与虚拟资产市场之间的紧密连接,标志着结构化金融市场向虚拟资产领域敞开了大门。根据Technavio的预估,从2023年到2028年,全球结构化金融市场(注1)预计将增长约997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8%。 随着合规开展和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升,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将意味着将比特币通过现货ETF的形式进行金融产品标准化。 现货ETF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便捷和规范化的投资方式。不仅如此,标准化产品可以提升市场的有效运作并更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我们在2023年年初提出的合规助理大规模采用,正在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向我们走来。 注1:全球结构化金融市场涵盖了多种复杂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以由底层资产池支持为特征。一些常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包括:证券化产品(Securitization)、衍生品(Derivatives)、债务工具(Debt Instruments)、衍生结构化产品(Structured Derivatives…

    2024-01-30 Web3
    17.4K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