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ETF窗口期到来,ATM远期波动率飙升,市场变盘在即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Exchange

几只重要的 ETF 申请将于 10 月中旬迎来审核窗口,本文通过观察近期期权市场的动态,以研究交易者对这些关键 ETF 日期的仓位态度;门头沟(Mt Gox)破产案的赔付推迟了一年,让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悬而未决;上周美联储利率政策打压股票和债券,但比特币保持平稳。

远期波动性凸显了交易者在关键 ETF 日期前后的仓位态度

期权市场波动性大幅上升,表明交易者预计现货价格将在关键 ETF 日期前后将出现大幅波动。

10 月中旬,平价 (ATM) 期权的远期波动性显著上升,这正好是 SEC 需要对 BlackRock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 做出回应的窗口期。远期波动率从 2023 年 10 月 13 日到 2023 年 10 月 20 日跃升了 9.6 个点,表明市场预计在此窗口期间,比特币基础现货价格单日变动 5.5%,可能是上涨,也可能是下跌。

需要提醒的是,SEC 必须在 10 月 17 日之前对纳斯达克提出的 iShares 比特币基金上市请求做出回应(批准、拒绝或延迟)。从技术上讲,SEC 可以在该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做出回应,但从历史上看,这些决定要等到截止日期前几天才能做出。

此外,SEC 还必须在 10 月 16 日之前对 Bitwise Bitcoin ETP 信托做出回应,较贝莱德 ETF 早一天。期权市场表明,交易者预计届时价格会出现波动,可能是因为批准或拒绝。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日期值得投资者关注,那就是 10 月 13 日。这是 SEC 对 Grayscale 案件裁定提出上诉的截止日期,这可能会为灰度如何考虑其在现货 ETF 方面的立场提供线索。

万圣节把戏:Mt Gox 将赔付截止日期推迟到 2024 年

上周,负责 Mt Gox 破产案的受托人决定将给债权人付款的时间再推迟一年。最初定为 2023 年 10 月 31 日,新的付款日期为 2024 年 10 月 31 日。

加密历史上这一臭名昭著的事件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时 9 年多,涉及约 138K BTC,按当前价格相当于约 3.7B 美元。资金的支付和债权人索赔的满足已在行业内引起广泛讨论,特别是由于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随着今年万圣节最后期限的临近,尽管存在潜在的市场波动,我们仍希望这一茬最终告一段落,行业丢掉历史包袱迈步向前。但不幸的是,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似乎还将持续一年(有一部分赔付今年年底就要开始了)。虽然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赔付的念头,但遗憾的是,明年我们将不得不再次讨论这个话题,而不是迈步向前。

美联储利率政策压制风险资产

上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做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这是备受期待的举措。然而,他们表示年底前可能会再次加息,这在市场上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下跌。比特币最初也因这一消息而下挫,但上周整体没啥变化,而股票、债券则不然。 

WEEX 注:由于潜在加息的不确定性,上周各种资产类别都承压。股市大幅下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5.0%。固定收益市场,投资级公司债下跌 1.3%,高收益债券下跌 1.4%,长期美债下跌 3.0%。加密市场尽管也经历了一些波动,但比特币的价格保持相对平稳,比特币上周微涨 0.11%。

一年来,人们对宏观经济因素与比特币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有很多猜测。美元价值、通胀数据、通胀预期、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远期利率预期和货币总量等因素,都被认为是比特币走势的潜在原因。然而现实是,这些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过去十年比特币的价格波动。

不过,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更短的时间框架,例如 5 年、3 年、1 年时,通胀预期和实际收益率等因素开始发挥更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比特币本身的独特性和特质才是其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某些宏观因素在特定时间段内可能显得更具影响力,例如从 2021 年 11 月开始的利率预期上升,但找出能持续解释比特币价格历史的因素仍然具有挑战性(如果能找出的话)。在解释比特币回报方面,宏观因素似乎时而奏效,时而无效。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3-09-24 00:00
Next 2023-10-07

相关推荐

  • ETF乌龙唤醒市场「动物精神」,开放数据时代如何辨别假新闻和KOL的胡扯?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Exchange 本文主要讨论: 美东时间周一早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批准贝莱德 iShares 现货 ETF 的错误新闻报道导致比特币价格飙升。短短几分钟内,比特币飙升 7%,触及 30,000 美元,造成 8500 万美元的空头期货清算。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兴奋是短暂的,加密新闻网站 Cointelegraph 发布的推特消息被证明完全是捏造的,来自匿名 Telegram 用户,而且未经核实。 尽管该消息被证明是假的,但价格走势似乎唤醒了比特币的「动物精神」,或许提醒投资者现货 ETF 申请的重要性和临近性。这次事件引出了两个重要话题:开放时代的新闻和数据分析,以及市场情绪的作用。  WEEX 注:「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是由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经济中的情感、信心和投资意愿,这些情感和信心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动物精神」是指人们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由于情感和信心的波动而采取的经济行为。其表明,市场参与者的情感和信心可以导致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到理性的经济因素驱动,还受到情感、预期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开放,但清晰吗?  众所周知,比特币是围绕「开放」哲学构建的。它是一种点对点技术,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使用并提出修改建议。比特币区块链,即参与者之间交易的运行分类账,是任何人都可以检查和观察的。但比特币的 UTXO 模型让信息变得模糊,它使得外部观察者很难理解交易中打算发送和保留的内容以及比特币的匿名性,即现实世界的实体由其地址(或多个地址)来代表。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虽然比特币的数据可供所有人使用,但其解释通常依赖于主观性,因此很容易出错。  与这种方法相对的,比如 SEC 的 EDGAR 数据库,它是一个由政府监管机构运营的免费金融文件资料库。SEC 要求上市公司以规定的方式(例如,季报、年报)提交某些财务文件(例如,10-Qs、10-Ks、8-Ks 等),并以通用格式(例如 GAAP 报表)进行报告,并由各类第一方和第三方(例如审计师、律师、管理团队)证明。这是一个建立在对各相关方和财务标准应用都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访问 EDGAR 网站来访问财务文件,但与比特币不同的是,外部观察者无法验证基础数据,例如苹果公司的季度销售额。  即使开放,确定性也常常难以捉摸 关于比特币和区块链数据的误解之一是,因为它是开放的并且可供所有人使用;真相很容易查明。但只需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它很快就会变得复杂。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这些信息是公开的,并且所有人都能获取,但却很容易被误读,而且分析结果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别相信,去核实 「Don’t trust. Verify.」这是一个经常被重复的比特币口头禅,它谈到了用户验证网络、代码和交易本身的能力,暗示了比特币的核心目的,即一种无需信任金融中介机构的支付技术。 显然,就 Cointelegraph 发布有关 SEC 批准 ETF 的假消息而言,上述情况(去信任化、去中介,编者注)并没有发生。验证信源信息应该是任何新闻工作的核心原则,但在这里显然没有发生。 我们也对 SEC、SRO(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美国证券场外市场的自律监管组织,受 SEC 监管;编者注)、监管和法律文件进行了粗略检索,但并未证实这一说法。SEC 甚至后来发推说:「小心你在互联网上读到的信息。有关 SEC 的最佳信息来源是 SEC。」  新闻没有通过嗅觉测试 如果你过去几个月一直关注 ETF 竞赛,你会立即对这条推文产生怀疑,因为「SEC 批准 ISHARES 比特币现货 ETF」(SEC APPROVES ISHARES BITCOIN SPOT ETF)的表述方式或措词并不符合你的预期。 虽然 ETF 的基础资产是比特币,而不是比特币期货等金融产品,但「Spot」是一个奇怪的市场俚语。而且,该基金的名称是「iShares Bitcoin Trust」,该名称应当被正确引用。 此外,这是纳斯达克的 19b-4 文件,是向 SEC 提议的规则变更,旨在上市和交易 iShares 比特币信托基金的股票。因此,虽然实质内容可能是基础 ETF 的批准,但从技术上讲,这是纳斯达克交易所的规则变更申请。 关于这个事件的最后一个警示是,人们预计 SEC 希望其在世人眼里是不偏袒、一视同仁的,因此同时批准(或拒绝)许多或大多数 ETF 申请。仅仅批准 iShares 这一个产品就会与这一点背道而驰。  如果读者想要访问信息源头,我们建议使用以下链接:  新闻的假的,但价格假戏真做 本周价格走势的有趣之处并不是比特币价格因 ETF 「批准」而上涨,尽管它是假的,而是人们期望这种情况发生。意料之内的是,价格进行了回调(在得知新闻是假的之后,编者注),但经过最初的调整后继续上涨。截至 10 月 20 日星期五,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几乎与最初因假新闻上涨期间一样高。 我们的解释是,这一消息和比特币随后的价格走势唤醒了加密行业的「动物精神」,提醒交易者注意 ETF 的批准近在眼前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影响。  ETF 规模考量因素 现货 ETF 对于加密行业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一直引起很多争论,并引出了一些荒诞的分析。坦白说,有些简直荒唐到连投行分析师校园招聘的第一轮面试都过不了。但无论如何,投资者应该注意到这些分析。 对比黄金 ETF,从市值百分比来看,通过基金持有的比特币份额已经高于黄金(比特币为 4.9%,黄金为 1.6%),但如果按美元计算,通过基金持有的比特币规模还很低(比特币为 $28.9B,黄金为 $211B)。  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下美国投资者的 Venn 图(Venn diagram,一种图示方法,通常用来表示集合之间的交集和差异,以其发明者之一、英国数学家 John Venn 的名字命名;编者注),一些人希望拥有比特币,但不能或不愿持有现货比特币 ETF,因为现在有多种选择,持有现货、私募基金、公开市场的期货 ETFs 等。 资金流入时间也很重要。未来 10 年的 100 亿美元与第一年的 100 亿美元对现货价格影响的计算是不同的。GLD ETF(SPDR Gold Shares,最大的黄金 ETF 之一,由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于 2004年 推出;编者注) 是历史上最成功的 ETF,第一年的 AUM 达到 5.3B 美元,而第一个月的规模还不到 2B 美元。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应该是,我们处于比特币价格周期的哪个位置?在周期高点推出现货比特币 ETF,像 BITO ETF 那样,和在周期重建阶段——我们今天所处的阶段——推出,会导致不同的市场需求。 最后一个因素,也是一个几乎无法判断的因素,是货币乘数效应。鉴于比特币交易量小,订单量少,资金在这时候流入会比在流动性高的…

    2023-10-21
    2.6K
  • 国内监管或迎来第四阶段,全国法院审判纪要「币六条」解读,律师支招防冻卡及解冻步骤

    编者按: 近日接连曝出两起涉虚拟货币重大案件:山西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 USDT 洗钱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 21 人,查获现金 20 余万元,查获 USDT 价值 100 余万人民币;湖北警方侦破的一起涉虚拟货币跨境网络赌博案主犯等人被依法送审,涉案流水达 4,000 亿元,成为全国首例经法院判决没收的「虚拟货币第一案」。 那么,当前国内虚拟货币相关的政策法律,特别是司法实务、案件审理层面的法律有哪些新的变化? 实际上,目前我国尚未有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可以作为虚拟货币案件办理的参考依据,不过 4 月中旬流传出的《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简称《审判纪要》,其中涉及虚拟货币部分共 6 条)虽然也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但其作为全国法院审判工作会议形成的统一意见,或将对虚拟货币未来的案件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甚至大过 2013年五部委通知、2017年「94 公告」、2021年「924 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至少在司法实务层面),因此也将标志着国内虚拟货币监管正式进入第四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 WEEX Exchange 「虚拟货币法律知识 AMA」,分享嘉宾为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深圳链协法律专委会主任、盈科深圳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主任郭志浩。 本文要点: 打破误区:国内外监管节奏差不多,区别是国外没有一刀切 历年来,国内外针对虚拟货币的法律政策都经过了好几轮大的转变。 就国内看,从 2013 年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简称「2013 年通知」),到2017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通知》(简称「94公告」),再到2021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简称「924通知」),国内整个虚拟货币相关产业逐步收紧,特别是最后的「924 通知」,直接定性了所有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其实不光是国内政策在收紧,全球基本上都有所打击,而且时间节点跟国内发布政策的时间相近。这一点可能跟大家「外松内紧」的印象有落差,海外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 上图是全球监管的三大阶段。可以看到,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三个大的阶段都是一致的。 第一阶段:大家都对加密货币进行定性和风险提示,我们统计了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15、16 个都做出了相关的风险提示,跟国内「2013 年通知」的时间点差不多,前后相差不超过半年。 第二阶段:都对 1CO 进行了收紧,包括各个虚拟货币项目、交易所的行为。区别是,国内完全一刀切,国外有些国家对 1CO 留了口子,要求符合相关政策监管就可以搞。 第三阶段:国外在 2021、2022 年前后和国内也是同一个性质,只不过没有像国内这样一刀切。但即使没有一刀切,虚拟货币相关政策收紧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综上所述,其实全球政策态度都差不多。那么,国内真的就对虚拟货币完全一刀切了吗?其实也未必。 2023 年 1 月 10 日,全国法院召开了一次金融审判会议,形成了《审判纪要》,它在今年 4 月中旬才在法律界流传出来。《审判纪要》因为不是专门针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所以可能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它实际上对虚拟货币未来的案件走向有特别大的影响,也可以将其看作国内监管政策的第四个阶段。 国内监管或将进入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的精准监管 不论在法律圈,还是币圈,也不论国内外,其实大家对于虚拟货币这一新事物的态度一直有分歧,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国内更倾向于一刀切,而美国、英国等国家更倾向于进行分类管理,例如美国的「精准监管」。 「精准监管」和国内监管体系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是成文法系国家,有法律条文后就按照法律条文处置,但英美是判例法国家,只需要针对某个类型案例做出处罚,如果成功处罚了,以后这类案件都根据之前的判例进行裁决。所以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更容易实现所谓的「精准监管」。包括中国香港,其监管逻辑也是美国的那一套「精准监管」体系,即符合什么样的监管框架,就由什么部门来监管。 这也是为什么 SEC 起诉 Binance、Coinbase 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它可能对美国的司法监管体系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案件,因为它会提供判例支撑。但如今又撤销了对币安的部分指控,这显示美国在「精准监管」过程中其实也跟国内一样,有很多犹豫不决的地方。只不过国内政策更偏向于保护普通大众,美国的政策能够让各方都得以发声,让更多的声音去充分讨论事情本身。 即使各国的监管模式有很大偏差,但判定的结果也不会产生太大差距。个人认为,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其实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到最后大概率会殊途同归,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而国内第四阶段一旦落地,大家会看到并不是完全一刀切,至少在司法层面留了很多零活操作的空间,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特色的「精准监管」。 如果熟悉国内法律政策的人就知道,其实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有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可以作为虚拟货币案件办理的参考依据,上述《审判纪要》虽然也不是司法解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但由于它是全国法院统一形成的会议纪要,所以其意义可能比真正出台的法条直接带来的参考意义更大,一旦生效,可以说未来虚拟货币领域案件会有很多可供执行的依据。 《审判纪要》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所以大家看到的内容可能在最终版出来之后会有一些调整,实际上里面有很多内容我个人也认为需要调整,而且就需要调整的部分,我们也和最高院有过一些较深入的沟通。看起来一些很微小的调整,最终落到案件办理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国内最新的政策,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国内第四阶段的开端。

    2023-07-20 Web3
    1.5K
  • 孙宇晨卸任火必CEO,CZ出资百亿能否拯救行业

    都知道孙宇晨收购火必后进行了人员大换血。李林时代把权力给到了CEO朱桦,但是随着孙宇晨收购火币而离开,朱桦在的时候可以说是权力之争盛行。朱桦上位之后,开始整顿火币,开除了一批火币的中流砥柱。 可是在整顿完以后,火币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多少改变,更是出现了以权谋私的情况,上币存在大量老鼠仓,让火币的口碑每况愈下。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导致的,新CEO也是打造自己的圈子来稳固地位,但是业务开展却是没有太多进展,这就造成了拉帮结派,把公司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这也是大多数公司的情况。 所以孙宇晨上来以后,本身需要出海,辞退了大部分人员,李林时代的大部分员工离职了,也是担心监管影响自身。 而一些留下的自然而然成为了晋升的那些人,而这次上任的火必新CEO就是这么一位,此人之前是跟随朱桦的COOROCKY赵,朱桦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次也算是暗渡陈仓吧。 送走了上任主子,自己得以上位,是不是很像宫斗,我嘴上说着离职,其实已经跟新主人搭上关系了。 有了新CEO,这也得给用户个新身份,不然大陆市场怎么打开,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孙割直接给大陆用户谋取了个多米尼克身份。等于彻底对大陆用户敞开了大门,现在注册直接就是可以大陆用户认证,一切畅通无阻。 不得不说孙宇晨还是有办法呀,这些小岛国完全被孙宇晨掌控,这地位无敌了,现在也不难理解这WTO大使身份是怎么获取了,绝对的钞能力。 所以现在活跃在西方区块链行业的华人面孔就是孙宇晨和CZ了,算是东方加密势力的代表,未来这两个会在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CZ,经历FTX破产之后名声大噪,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条推特就能左右整个行情,更是成为行业垄断者。 没错,现在行业的大佬只有CZ一个人了,不得不说这太骚气了,CZ一人垄断了整个行业。 而现在CZ更要一个人拯救整个行业,CZ拿出10亿美金成立行业复苏基金。 就是我看了下这10亿美金的复苏基本构成,有点像SBF抵押贷款,抵押的都是自己发行的代币FTT。10亿美金资金主要由BNB构成,其中BNB占了几乎一半,大约是3.67亿美元,而剩余的BUSD占了32%,大约是3亿美元,其中的BTC最少,约为2.7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波资金的资产总值要根据BNB来产生较大波动,如果CZ像SBF一样玩老鼠仓,那么这笔行业资金就是挂虚头,这笔资金的流动和价值全靠CZ的心情存在。 自从CZ吹哨FTX以后,俨然一副吹哨人,行业救世主的形象存在,质疑这个质疑那个。最后质疑到灰度和coinbase身上了,灰度基金作为一只加密基金,就像前面说的是不存在这类问题。 这是要把Coinbase也干倒的节奏,先是FTX,那是FTX自己作的挪用用户资产,确实不应该。但是Coinbase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财务的审核是特别严格的,质疑Coinbase存款余额不足60万。 CZ这是当吹哨人有点上瘾了,再把Coinbase干倒那就宇宙无敌了。 但是这次好像吃了闭门羹,Coinbase的CEO也出来回应,这个时候CZ赶紧出来澄清,删除了推文,跟没事人一样。 难道真的可以就这么没有依据的去吹哨吗?事后发一句“Let’s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ransparency in the industry”!这太可怕了吧,制造恐慌这么容易,散户怎么办?这就没事了吗?散户损失算谁的?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Coinbase的CEO和官方账号先后出来辟谣,还提供了持有200万枚比特币的证据,这才让CZ闭嘴,不然这次Coinbase又危险了。 打着替天行道之事,做的确实打击竞争对手的事,这不是商业行为,这有点下作了。行业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一家独大垄断行业,散户的选择性没了,行业就成为了一潭死水,对行业不是好事。 如果真的像拯救币圈,复苏行业,应该多为行业发生,多想下自己的用户,不是反复的摩擦收割韭菜,韭菜也需要休养生息。 经历了LUNA爆雷、三箭破产、FTX破产这一系列的打击,多少人倾家荡产,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

    2022-11-28
    31.2K
  • PYUSD与一般稳定币有何不同,它是BUSD的翻版吗?

    本周,金融科技巨头 PayPal 推出 PayPal USD (PYUSD),进入稳定币领域。该稳定币将由 Paxos Trust 公司发行,就像 Pax Dollar (USDP) 和 Binance USD (BUSD) 一样,后者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导致 Paxos 收到一张 Wells 通知(据我们了解尚未采取强制行动)并被纽约金融服务部强制关闭。有人指出 PYUSD 是命运多舛的 BUSD 的替代品,虽然它们在发行人、证明、储备报告和区块链网络(以太坊)方面具有相似特征,但这种说法误解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  我们认为,PYUSD 不同于 BUSD 的关键在于两家机构之间的战略差异。Binance 是一家交易所,而 PayPal 是一家支付集团。Binance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家仅限于加密货币的交易所,意味着其交易主要以 Tether (USDT) 等加密货币报价,而不是以美元或其他法定货币报价。这使得交易所在技术能力和监管合规性方面都依赖于稳定币的发行人。鉴于多年来围绕 Tether 的争议,这种合作的潜在风险是可以理解的。 BUSD 于 2019 年秋季推出,自那时起,Binance 提供了各种激励计划来提高 BUSD 交易量,实质上是比特币等主要代币变相的 0 手续费交易。如此一来,BUSD 的规模和重要性不断增长,Binance 还曾开展了一项计划,将竞争性稳定币余额和转账转换为 BUSD(Tether 除外)。当 Binance 开始 「封装资产」(在一个链上持有抵押资产,然后在其他链(如自己的 BNB 链)上发行资产,有时没有相应的抵押品)时,问题就出现了。随着 BUSD 被监管机构关闭,币安提供了其他稳定币的免费交易对,例如所有权结构不透明的 TrueUSD (TUSD) 和新出来的 First Digital USD (FDUSD)。无论历史如何,对于 Binance 来说,稳定币始终效力于促进交易和资金进出平台。 而 PayPal,根据其新闻稿,它作为一家支付公司,正在宣传其新的稳定币主要用于购买和资金流动 – 将 PYUSD 转移到外部钱包、转账、购买支付、转换为其他加密货币。截至目前,我们尚没有看到有交易所宣布整合 PYUSD,当然现在还为时尚早。PYUSD 需要有相应的 PYUSD 交易对才能使在加密货币交易场景中起飞,当然,ERC-20 代币在交易所的技术集成是小菜一碟。鉴于我们预计 PYUSD 将主要用于促进支付和汇款,我们很高兴看到它目前的走向。它与美元有着同样的根本性问题,比特币等货币为美元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前景, 但稳定币已成为数字资产的重要用例之一。 稳定币竞争赛道

    2023-08-12
    2.4K
  • 2023 年全球矿业年鉴:你需要了解的 60 多组统计数据

    在快节奏的数字货币世界中,比特币已成为一个现象级存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这种革命性的加密货币的核心是一个叫做「挖矿」的过程,它推动了比特币的运行,并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比特币挖矿和能源消耗统计,以及为什么「挖矿」对比特币和环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是加密货币领域新手,了解比特币挖矿的来龙去脉都是掌握这种数字资产真正潜力的必要条件。因此,让我们深入探索比特币挖矿的有趣世界,阐明其重要性,以及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比特币挖矿统计数据集锦 比特币挖矿能耗统计 比特币挖矿能源消耗已成为一个人们广泛关注和审查的课题。随着比特币的普及和价值飙升,开采新币和维护区块链所需的能源也随之增加。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比特币早期,当它的追随者有限时,一台台式电脑可以在几秒钟内毫不费力地挖出加密货币。 而如今,开采一枚比特币需要大约「9 年的典型家庭用电量」。2023 年 5 月,比特币挖矿预计消耗约 95.58 太瓦时的电力;其 2022 全年的用电量达到 204.5 太瓦时,超过了芬兰全国的用电量。 图 1:比特币挖矿估算用电量、最小用电量(TWh/year) 据白宫报告称,2022 年美国比特币挖矿消耗的能源总量达到 500 亿千瓦时(kWh),凸显能源使用规模之大。比特币挖矿所消耗的电能超过美国运行的所有计算机能耗的总和。当然,比特币挖矿本身也包含在全国用电量数据之内。 图 2:美国家庭用电量和加密货币挖矿耗电量对比 上图显示,美国不同家庭场景用电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制冷、照明、电视、Crypto、电脑、风机和水泵、冰柜、洗衣机、洗碗机(截至 2022 年 8 月,比特币预计占所有 Crypto 用电量的 60%-77%,WEEX 注) 一笔比特币交易需要 1,449 度电来记账(挖矿),大约相当于美国普通家庭 50 天的耗电量。以货币衡量,美国 1 度电的平均成本为 12 美分,也就是说,一笔比特币交易记账需要消耗约 173 美元的电费。 比特币挖矿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球能源总量的 0.5%,比 Google 全球业务的总耗电量高出 7 倍以上。如果将比特币网络的能源消耗和各国用电量对比,它排在全球第 34 位。(仅次于荷兰,高于哈萨克斯坦,编者注) 图 3:各国能耗排名 单笔比特币交易的能耗相当于近 10 万笔 Visa 卡交易能耗。2023 年 5 月,比特币每笔交易的用电量达到 703.25 千瓦时,而 Visa 卡的用电量只有 148.63 千瓦时。 图 4:比特币交易 vs. Visa 卡交易能耗 1)如何计算比特币挖矿的能耗? 要确定比特币挖矿的确切能耗具有挑战性,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包括: 精确估算能源使用量通常依赖于基于可用数据的假设、近似值和统计模型。Digiconomist 发布的信息图揭示了准确衡量比特币能耗所面临的挑战。鉴于电力成本是持续支出的重要因素,比特币网络的总电力消耗与矿工的收入密切相关。 图 5:确定比特币挖矿能耗的步骤 2)美国比特币矿场和能耗数据 《纽约时报》列出了 34 个比特币矿场,这些都是美国的大型矿场,能耗极大。这些矿场的运营会产生成本,例如电费增加和大量的碳排放,影响到附近的个人。这 34 个挖矿项目中,每个项目的用电量至少是美国家庭平均用电量的 3 万倍。 这些业务总共消耗超过 3,900 兆瓦的电力,几乎相当于周围 300 万户家庭的用电量。 图 6:美国大型比特币矿场分布 内布拉斯加州科尔尼的一个比特币矿场消耗的电量与周围 7.3 万个家庭的用电量相当。佐治亚州道尔顿一家矿场的用电量相当于周围约 9.7 万个家庭用电量。位于德克萨斯州罗克代尔的 Riot Platform 矿场是美国耗电量最大的比特币矿场,它的用电量与周围的 30 万户家庭的用电量相当。 Riot 矿场位于 Bitdeer 矿场附近,其消耗的总电量超过了 40 英里半径内所有家庭的总用电量。 德州的加密货币矿工已经获得了长期合同,保证他们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享受大幅折扣的电价。 图 7:德州比特币矿场分布 3)气候变化与比特币挖矿及能耗 截至 2021 年 8 月,比特币网络的平均排放因子为 557.76 gCO2/kWh,预计电力负载需求为 13.39 GW,比特币挖矿每年可能排放约 65.4 兆吨二氧化碳(MtCO2)。 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可以根据矿工使用的电力来源来估算。下图基本代表了比特币挖矿的全球碳足迹,与希腊等国的排放量相近(2019 年为 56.6 MtCO2),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0.19%。 图 8: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 截至 2021 年 5 月,比特币挖矿每年产生约 3.1 万吨电子垃圾。 到了 2022 年 6 月,这一数字已上升至 3.5 万吨/年,相当于整个荷兰的电子垃圾年产出量。 例如,纽约州的一家天然气发电厂 Greenidge LLC 在进行表后(behind-the-meter)比特币挖矿时,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 88,440 吨。假设一个发电厂发的电全部用于比特币挖矿,那么每年的排放量将达到 656,983 吨二氧化碳当量。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有 79% 来自发电,发电是主要的排放源。如果发电厂全负荷开机,其年排放量相当于约 14 万辆客车的排放量,或 6 亿磅煤炭燃烧产生的排放量。 4)比特币挖矿能耗背后的好处 为了应对比特币挖矿的不利影响,比特币挖矿理事会(BMC)——一个由占比特币全网算力 48.4% 的矿业公司组成的全球性论坛——透露,2022 年第四季度的运营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占比特币挖矿用电量的 58.9 %。这相比 2021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 36.8% 估算值,有了显著上升。 此外,比特币清洁能源倡议备忘录发布的一份研究论文报告称,比特币矿机是可再生能源和存储的理想补充技术。该研究论文中强调的比特币挖矿的其他主要亮点包括: 比特币挖矿市场规模和收入统计 比特币挖矿,即验证交易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导致其市场规模和收入呈指数级增长。该市场已经变得非常有利可图,全球参与者众多,包括个体矿工和大型采矿运营商。 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也于 2021 年 11 月突破 65,000 美元,创加密货币的历史新高。截至 2023 年 6 月,比特币市值达到 5978 亿美元。 比特币的最大供应量设定为 2100 万枚。这确保了稀缺性,是促进比特币价值主张的一个重要因素。2023 年 3 月,已挖出的比特币数量超过 1900 万枚,剩余尚未挖出的数量为 200 万枚。一旦达到 2100 万枚的阈值,就不再有任何新的比特币被挖出。 这种稀缺性反过来又支撑了比特币挖矿的总市值,目前该市值为 81.1 亿美元。  1)最大的比特币矿业公司数据 CompaniesMarketCap 编制的一份清单包括 16 家最大的上市比特币矿业公司估值。其中,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 是最大的比特币矿商,市值达 22.7 亿美元。 图 9:比特币矿业公司市值 Top5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并未包含其他一些市值较小的上市矿业公司,以及许多未上…

    2023-08-28 Web3
    2.6K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