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下一波热潮:速览未来可能引领市场的板块和项目

对于下一波热潮,加密 KOL Tindorr梳理了 6 个领域和 16 个项目:

LSDfi – LSD 之上的协议层

LSD(流动性质押衍生品)为建设者提供了在协议层上构建堆栈的新机会。但是,请提防有些是诈骗项目。关注:

  • unshETH 刚刚启动了治理系统,以平衡 LSD 协议之间的去中心化;
  • Stader Labs 推出 ETHx ,声称最大化 ETH 质押回报;
  • StaFi Protocol;
  • Pendle。

DEXs 战争

Ve( 3, 3)模型、集中流动性或其他高级模型谁能胜出,取决于项目的情况和状态。关注:

  • Arbitrum 生态 AMM 协议 Chronos,在发行后的一周内就吸引了 2.5 亿美元资金;
  • Trader Joe 推出升级版交易引擎 AMM Liquidity Book V2.1,几乎改进了当前 AMM 的每个方面;
  • Curve Finance 推出的新版 TNG,具有击败 Uniswap 的巨大潜力;
  • Camelot 在 Arbitrum 上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并且会继续增长。

现实世界资产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建设者的领域。关注:

  • 贸易融资协议 Polytrade,让 Web3 用户可以访问贸易融资,计划继续构建各种模型,将整个交易供应系统带入区块链;
  • Centrifuge 协议的 TVL 刚刚达到 2 亿美元,为 DeFi 带来了机构流动性。

去中心化稳定币

去中心化稳定币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关注:

  • 当稳定币 crvUSD 发布时,所有费用都将支付给质押者,Curve 战争再次升温;
  • 有传言说 Frax 要推出V3版本,而 FRAX 的抵押率将回到 100% ,并重新开始铸币。

收益率战争

随着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更多人了解并开始在“收益率”和“利率”上进行交易,关注:

  • Pendle 战争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协议加入竞争,因此市场上对该代币的需求更多;
  • 利率衍生品协议 IPOR 计划于 7 月推出 IPOR V2,以提高 DeFi 信贷市场的可用性;
  • Flashstake 提供即时的前期收益。

去中心化杠杆交易所

这条赛道上每个协议的铁粉总是贬低其他协议。因此需要深入每个社区,听取竞争对手的铁粉意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关注:

  • 龙头项目 GMX 即将推出V2版本;
  • MUX Protocol 为交易这和 LP 提供了较佳的用户体验,尽管市场在下行,但 MUX 一直坚挺;
  • Level Finance 在 BNB 链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遭到了攻击,因此投入前需要先研究一下。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3-07-20
Next 2023-07-21

相关推荐

  • 合约交易所WEEX开始爆发,交易深度直追币安、OKX,会是新的市场黑马吗?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靴子落地。由于市场对本次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比较充分,加之利率决议公布后,市场解读“美联储暗示未来将放缓加息”,加密市场在3日凌晨2:00(UTC+8)加息尘埃落定后迎来一波上涨。 但随后鲍威尔在2:30开始的发布会上发表鹰派讲话,引发市场预期由“鸽”到“鹰”逆转,市场应声下挫。直到发布会结束后,市场才因反应过度出现技术性回调。 由此引发三次较为明显的向下插针行情,分别出现在2:00、2:38和3:28。 当日凌晨很多人都熬夜盯着美联储新闻直播做单,不料行情一波三折,让不少人损失惨重。Coinglass数据显示,11月3日2:00-3:30,全网合约累计爆仓金额超5700万美元,利率决议公布后先是主爆空单,新闻发布会开始后又爆多单。 我们在选择交易平台做单时,除了看重平台实力和资金安全性以外,最重要的考察点就是交易深度,特别是在类似加息夜、大小非农夜、重要宏观数据公布、发生突发事件等特殊时间点。 这类时间节点由于短期内市场分歧较小,一般会出现较为确定性的单边行情,一旦踩准节奏往往有可观的利润空间,相比平日波澜不惊的行情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对合约用户而言。但受正式数据与预期偏差、消息面、超买超卖等因素影响,此类行情也很容易出现逆转,如本次加息夜行情的一波三折。 这就到了考验平台交易深度的时候,深度好的平台能够在承接大额交易时让币价保持相对平稳,不至于出现太剧烈的波动。相反,深度差的平台很容易被大批单边方向订单击穿,上下插针。这种情况下,即使交易方向做对了,也会因平台价格运行太快,要么持仓成本被推高(市价单追高成交),利润空间被压缩,要么白白错失赚钱机会(限价单未能成交),所谓关键时候掉链子。 最近看到一家新的合约交易平台叫WEEX唯客,听说发展很迅猛,凭借交易深度异军突起。于是笔者观察了一下它在本次加息夜的深度表现,发现还真有几把刷子,交易深度赶得上币安、OKX等头部平台了。 然后经过详细了解,发现WEEX有成为头部合约交易所的潜质,假以时日,说不定就是下一个FTX。 四家平台对比,WEEX插针最小 11月3日2:00、2:38、3:28三次插针时币安、FTX、OKX三家头部平台BTC永续合约价格与WEEX价格对比如下: 从图表可以看出,三个时间段插针最严重的平台是OKX,其次为币安和FTX,WEEX价格最平稳,即WEEX的交易深度最佳。换句话说,相比其他三家平台,用户在WEEX交易爆仓的风险最小。 交易深度由订单厚度、订单价差两个指标体现。订单厚度大,即挂单数量多,相邻挂单之间的价差小,则交易深度越好,流动性越高,从而能够降低用户交易成本。 举个例子,如下图,假设某用户想快速购买10 BTC。 他在交易所A便可以以卖一价20000 U一次性成交。而如果选择交易所B,由于订单厚度不足,他需要以20000、20005的价格各买2个,以20010的价格买4个,再以20015的价格买2个,最终持有10 BTC的总成本将是200080 U,比市价高出80 U,这就成了大冤种。相应地,交易所B的BTC价格也被该用户拉高至20015 U。 深度数据对比,WEEX优于竞品 WEEX是一家主打合约交易的平台,专门成立了流动性中心,拟以流动性为杀手锏,在当前群雄林立的交易所赛道分一杯羹。而从笔者查到的数据来看,WEEX后来居上,目前在交易深度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经测算,WEEX平台BTC、ETH等币对订单厚度已经能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优于其他几家合约平台。以下为部分时间段内WEEX与两家竞品平台BTC/USDT交易对盘口订单厚度、价差数据对比。 数据显示,WEEX的订单厚度总体约为Bit*的1.2倍,约为币*的9倍以上。从价差来看,WEEX虽与币*有一定距离,但明显优于Bit*。WEEX称,接下来将通过提升用户量和用户活跃度,努力缩小与币*订单价差的距离,并继续保持订单厚度优势,争取达到Bit*的2倍。 有实力有资源,下一匹黑马? 除了不错的流动性,WEEX在综合实力、安全性、服务体验等方面也表现不俗。而且请到台湾综艺天王吴宗宪代言,可见实力和人脉资源都很硬。 官网信息显示,WEEX来自全球Web3桥头堡新加坡,由新加坡顶级区块链投资机构斥资1亿美元打造,专注合约交易,同时提供现货、OTC交易,目前注册用户已超百万,日均交易额超10亿美元。其团队分布遍及新加坡、台湾、迪拜等世界各地,工程师均来自Huobi、Bybit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具有多年区块链开发经验。 合规化方面,该平台目前已获得美国MSB、加拿大MSB牌照,正在申请澳大利亚、菲律宾央行、马耳他、马来西亚等监管牌照。 安全性方面,WEEX所有数据皆于海外数据库严格保存,服务器多地部署和备份,并采用满足军事、银行级安全需求的亚马逊AWS及高速高稳定性的香港CDN,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安全、最具隐私性的交易服务。 WEEX还设立了1000 BTC + 1000万USDT投资者保护基金,以在非用户自身原因的情况下有效补偿用户资金出现的意外损失,并公示资金池地址,可让用户安心无忧。这两笔资金如果放在其他平台吃利息,一年都有几百上千万美元。 服务方面,WEEX平台目前现货交易免手续费,合约交易费也很有竞争力,而且隔三差五会送一些合约抵扣金。 产品体验方面,WEEX还有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一键跟单功能,可以让用户跟随专业交易员做单,这对合约新手很友好,不但降低了参与门槛,还能提高交易胜算,而且还不用盯盘,省时省心。目前平台上已经有几千名交易大神可供选择追随,业绩数据都是公开的,跟选基金经理一样。 说到带单,WEEX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目前有些平台的带单交易员通过双向开单把自己的风险对冲掉了,却诱导跟单用户频繁交易赚取佣金。而WEEX的政策是,带单交易员只有在全部平仓并且用户跟单盈利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返佣,这就从机制上杜绝了灰色操作的空间,保护普通用户。 都说熊市中成长的项目更有潜力,WEEX会成为下一匹黑马吗?

    2022-11-05 Web3
    5.0K
  • 2013-2023年全球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一览(持续更新)

    Metatrend注:整体来看,澳大利亚、中国监管行动最早(2013年),而美国、加拿大、迪拜等2017年才开始介入;2017年、2018年、2022年、2023年是监管大年;美国虽然出手晚,但近两年监管行动最为密集,而中国在2021年大面积清退之后,监管身影逐渐淡出;迪拜、新加坡政策最友好,中国香港近两年政策回暖,美国先松后紧,但未一刀切,监管越来越细。 查询目录 2013年 澳大利亚 中国 2014年 新加坡 澳大利亚 欧洲 中国澳门 2015年 日本 G7国家 2016年 日本 欧洲 韩国 中国 2017年 韩国 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欧洲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日本 迪拜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俄罗斯 2018年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迪拜 韩国 欧洲 英国 马来西亚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2019年 中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 加拿大 美国 2020年 迪拜 韩国 马来西亚 加拿大 俄罗斯 2021年 中国 中国香港 韩国 马来西亚 加拿大 澳大利亚 2022年 中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 迪拜 日本 韩国 加拿大 美国 澳大利亚 欧洲 英国 俄罗斯 2023年 中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 迪拜 日本 韩国 加拿大 美国 澳大利亚 欧洲 英国 俄罗斯 2013年 澳大利亚 2013年6月,澳大利亚税务局曾确认比特币交易需要征收商品和服务消费税(GST),即双重征税制:购买数字货币时会被征税,在使用数字货币购买需缴纳税款的物品时会再次被征税。 中国 201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防范比特币金融风险的通知》明确了:「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14年 新加坡 2014年3月13日,新加坡货币管理局(下称「MAS」)发表《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监管虚拟货币中介机构》的声明,表示MAS会监管在新加坡的虚拟货币中介机构以应对潜在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即MAS不监管虚拟货币本身,但要求买卖或促进虚拟货币同真实货币交易的中介机构辨别其客户性质,将可疑交易报告给可疑交易报告办公室。 澳大利亚 2014年8月,澳大利亚税务局发布了征税指南,税务局认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既不是货币也不是外币,比特币的供应不是货物和服务税的金融供应,而比特币是资产增值税的资产。」 欧洲 2014年,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发表声明,警告各金融机构在监管政策出台之前最好不要开展虚拟货币业务。该声明中,欧盟银行业管理局向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及欧洲议会提出建议,称应进一步完善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并指出在监管政策出台之前,各金融机构不应买卖、持有虚拟货币。 中国澳门 2014年管理局发布的一份声明,警告公众不要使用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当时管理局称,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既不是法定货币也不是金融工具。这些虚拟货币的任何交易都涉及相当大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有关的风险,所有参与者都应保持警惕。 2015年 日本 2015年,日本金融厅发布了《关于支付结算业务高度化的工作小组的报告书》,对有关虚拟货币的立法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G7国家 2015年6月8日,在日本三重县召开的G7峰会上,各国首脑就反恐合作事项交换了意见,并将「采取行动确保增加金融流动的透明性,包括对虚拟货币及其他新型支付手段进行规制」这一内容写入了首脑宣言。

    2023-07-19
    5.2K
  • a16z 对话 Solana 联创:人们应该尝试创造更伟大的想法,而不是重复已有的东西

    原文标题:Debating Blockchain Architectures (with Solana)主持人:a16z crypto 普通合伙人 Ali Yahya、a16z crypto 交易团队合伙人 Guy Wuollet嘉宾:Solana Labs CEO、Solana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编译:倩雯,ChainCatcher “但我想说的是,人们应该尝试创造更伟大的想法,而不是重复已有的东西。我听过的最好的比喻是,当人们发现水泥时,每个人都专注于用水泥砌砖,然后有一个人想,我可以建摩天大厦。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钢筋水泥和建筑结合在了一起,这是谁也想不到的。新工具就是水泥。你只需要搞清楚摩天大厦是什么,然后去建造大厦。” 本期节目,a16z crypto 与Solana Labs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Anatoly Yakovenko对话,Anatoly Yakovenko曾在高通公司任职,担任过高级工程师和工程经理。 概要 去中心化计算的终极目标 Solana背后的理念 Solana与以太坊的异同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 Web3社群与开发 Web3初创公司人才招募 去中心化计算的终极目标 a16z crypto:首先,我想知道你如何看待去去中心化计算的终极目标?如何看待区块链架构? Anatoly Yakovenko:我的立场比较极端。我认为,结算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就像在传统金融中一样。你仍然需要有人提供担保,但这些担保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我认为对世界真正有价值的,是拥有全球分布、全球同步的同步状态,这也是真正的难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Google Spanner对谷歌的作用,或者纳斯达克对金融市场的作用。 从宏观看,区块链系统无需权限、可编程、高度开放,但是在堆栈的后背仍旧是某种市场。对所有这些市场来说,尽可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实现全球完全同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以此为参考。你仍然可以经营本地市场,但是,如果能有快速同步全球价格,那么全球金融都会变得更有效率。我认为这就是区块链的终极目标,以光速同步尽可能多的状态。 a16z crypto:假如加密货币与区块链获得主流采用,到那时,区块链上活动的最大驱动力会是什么? Anatoly Yakovenko:我认为形态还是会和Web2十分类似,但是会更加透明,实现了长尾分布的愿景——互联网上会有各种各样规模较小的公司,它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数据,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几家独大(虽然这些大型公司做的事情也很伟大)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创作者应该拥有更多的控制权、更多的自主出版权,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拥有广泛的分部和市场。 a16z crypto:另一种思考或者提出这个问题的角度其实是如何进行权衡。你说你认为结算在未来会变得不那么重要。我很好奇,Solana作为大量全球商业、特别是金融活动的发生地,对于你刚才所谈到的最终目标上,能够如何加速实现这一目标者或对此进行补充呢? Anatoly Yakovenko:Solana系统不是作为价值储存设计的,它实际上对网络故障的容忍度是很低的,它是在尽可能快地使用互联网上的所有可用资源。实际上,它依赖的是世界上大部分自由的跨境通信和金融。它和可以用来紧急避难的代币(bunker coin)不一样,当然我认为,世界上也需要当地缘政治冲突发生时,仍能够生存下去的 bunker coin。 不过乐观来看,世界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认为我们会看到我们之间的万兆连接。在那个世界里,你将拥有一个完全互联的世界。我认为,这种全球同步的状态机可以吸收很多执行方面的内容。 从经验看,结算在会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生,因为结算很容易保证。再次强调,我采取这一立场是为了讨论。自 2017 年以来,我们见证了数以百计各类的隐私网络,比如从设计来看就有许多不同的实例。我们基本上看到是没有投票算法(Quorum)故障的,因为结算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旦你在 21 个去中心化的参与方之间建立了复杂的拜占庭容错机制,你就不会看到结算失败。其他的延伸问题我们其实也都解决了。从经验看,Tendermint 十分可行,尽管前期我们经历了Luna大崩盘,但是出现的问题地方也不是投票算法机制。 我认为,在安全、资源和工程方面,我们在结算方面的支出过高,而在研究和执行方面的支出却远远不够,而这正是大部分金融业盈利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技术要真正影响和触及全球范围,就必须在价格、公平性、速度等方面优于传统金融。这就是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研发和竞争的地方。 a16z crypto:你认为结算是你选择优化区块链的方面之一。人们可能会为了结算而过度优化区块链,而忽视其他方面,比如说吞吐量、延迟、可组合型,但它们往往与结算的安全性相对立,能否谈一谈Solana的架构? Anatoly Yakovenko:Solana架构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时传送给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者。所以不需要分片,没有复杂的共识协议。我们其实是想把事情做得很简单。或者说,我们很幸运地解决了一个计算机科学难题,这就是盒子同步(box synchronization,在网络中使用可验证延迟函数作为时间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无线电发射塔在相同的时间或相同的频率下发射信号,就会产生噪音。人们在开始建设蜂窝网络时想到的第一个协议是,给每个塔配备一个时钟,让它们按时间交替发射信号。 一个比喻是,联邦通信委员会就像一辆装满恶棍的卡车,如果你的信号塔不在开放的许可列表网络中同步,他们会开到你的信号塔前把它关掉。Solana受启发使用可验证的延迟功能来安排区块生产者,这样就不会发生碰撞。比如,在比特币这样的网络中,如果有两个区块生产者同时生产一个区块,就会产生分叉,这和蜂窝网络中的噪音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强制所有区块生产者按时间交替生产,你就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时(time division)协议,每个区块生产者都能按计划轮流生产,而且他们永远不会碰撞。因此,分叉永远不会发生,网络也永远不会进入嘈杂状态。 在此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操作优化,我们像比特洪流一样在全球范围内传输数据块,将编码块(ratio coding)传输到不同的机器上,实际上,它们最终看起来与数据可用性采样(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非常相似,并且具有相同的效果。然后它们互相转发比特,重建区块,然后进行投票,就这样不断地进行着。Solana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我们努力确保网络或代码库的每一个流程在设计时,都只需要更新内核就可以进行拓展。 如果在两年内,我们每花一美元就能获得两倍的内核,我们就可以从对其进行调整,这样一样我们现在每个区块的线程(thread)数量是原来的两倍,或每个区块的计算量是原来的两倍。因此,网络就是可以实现两倍的事情。这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无需对架构进行任何改动。 这就是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这是以我的经验为基础的。从 2003 年到 2014 年,我一直在高通工作。我们每年都能看到移动终端硬件和架构的改进。如果你在编写软件时没有考虑到下一年可以在不需重新书写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拓展,那么…

    2023-09-12
    198
  • a16z:如何用一场魔术表演来理解零知识证明

    原文:a16z 原文作者 :Michael Blau 编译 :Odaily 星球日报 Azuma 编者按:作为 Crypto 在扩容、隐私等多个方向上发展的“秘籍宝典”,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简称 ZKPs)被业界寄予了了极高的期许。然而,由于针对该概念的解释性内容大多面向于具有一定计算机科学或密码学基础的人群,所以对于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想要彻底理解该概念本身仍具有一定的障碍。 9 月 8 日,a16z 合伙人 Michael Blau 发布了关于零知识证明的科普性文章。文章巧妙了避开了零知识证明概念本身较为抽象的数学思辨部分,而是利用魔术表演来将 ZKP 的效用具象地展现了出来。  以下为 Odaily 星球日报就 Michael Blau 的原文内容(第一人称口吻)所做的编译,出于阅读流畅度考虑,存在一定删改。 《 2001 太空漫游》的作者克拉克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 零知识证明就是那些如同魔法般的科技中的一个,它其实是一个密码学概念,可用来解决 Web3 中的两项重大难题——扩容和隐私。 从效用来看,采用零知识证明有助于降低链上交易费用,设计全新的隐私保护型 App,从而推动 Crypto 传播至十亿级别的用户。抛开 Crypto 不提,ZKP 也有潜力被应用于安全传输敏感数据,进而帮助打击非法金融系统或对抗泛滥的诈骗信息。 但零知识证明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少部分研究员、开发者而言,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详尽的解释,但这些内容并不面向计算机科学或秘密学经验较少的普通用户。尽管部分先驱也写过一些类比型的科普文章,但截至今日,想要找到一个精辟、通俗的零知识证明相关解释,进而帮助普通人准确地把握其魔力,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在接下来这篇文章中,我结合了我在 Crypto 和魔术行业的背景来探索一个全新的类比——把零知识证明想象成一场伟大的魔术。  首先,还有要有些基础知识 我会先行分享关于零知识证明(特别是其经典算法 zk-SNARK)的“高级”定义,以及它的主要特性,然后再将这些“部件”一一对应至一场魔术之中。 a16z 的研究合伙人 Justin Thaler 针对 zk-SNARK 给出的定义是:“zk-SNARK 允许某人(证明者)向其不信任的另一个人(验证者)证明他知道一些数据,而无需透露任何关于数据本身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则是这么定义的:“零知识协议允许我向你证明我知道一个事实,而不需要告诉你事实本身。” 这在区块链的叙事下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因为: (对应隐私)零知识证明可以在保护私人信息的同时允许他人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对应扩容)零知识证明可以“简化”并“节省”工作量。“简化”意味着“证明”的大小要比所证明的“数据”本身更小要;“节省”则意味着验证者检验“证明”的效率要比分析原始“数据”本身更高。在以太坊上,这意味着智能合约处理的数据将会更少,因此用户的 gas 成本会更低,Layer2 也可以利用这些特性,允许 Dapps 以更低的成本处理更多的数据。 总之,零知识证明具有两个主要特性: 一是隐私性:你正在证明的“数据”(或“事实”,或“知识”)不会被透露给验证者。 二是可扩展性:检验“证明”比直接分析原始“数据”效率更高。 这便是零知识证明的经典解释了,但听起来仍像是在打谜语 —— 一个人如何才能在不分享信息的情况下证明自己知道这件事呢? 让我们重新看一遍这个定义,但这一次,我们要变一场魔术。 魔术本身就是零知识证明 简单来说,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本身就是零知识证明。为了完成一场魔术,“魔术师”需要掌握背后的“秘密”,只有知道这个秘密他们才可以进行表演,但他们肯定不想把这个秘密透露给“观众” —— 这显然会破坏魔术的效果。 Odaily 星球日报注:注意这里用引号圈出了四个角色。 “秘密”对应原始“数据”; “魔术”对应“证明”; “魔术师”对应“证明者”; “观众”对应“验证者”。 接下来,我们将把上一段落中关于零知识证明的“高级”定义带入到这场魔术之中,想象魔术师为“证明者”,观众为“验证者”。 魔术表演则是“证明者”向“验证者”进行证明的过程。如果演出成功了,即相当于证明有效,观众也可以确认魔术师一定了解背后的秘密;如果演出失败了,则意味着证明无效,观众在失望之余也会意识到魔术师可能并不知晓相关技巧。 显然,魔术很清楚地展现了零知识证明的隐私性,因为观众始终未被告知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那么可扩展性呢?让我们继续回到这个比喻中… 观众若想要知道魔术师是否掌握了秘密(“证明者”是否了解原始“数据”),完全可以跳过正常表演,只要求魔术师分享背后的秘密本身。然而,魔术的技巧一般都相当复杂、繁琐,观众很难在较短的时间理解这些技巧的设计机制及实现效果,更不要提完全掌握了,甚至于魔术师完全可以提供一个错误的技巧,观众也很难分辨其真伪。因此,想要通过剖析秘密本身来完成证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工作量。 这就好比直接分析原始“数据”更费时费事一样,检验“证明”效率会更高,其背后所显现的正是零知识证明的可扩展性。 用纸牌来举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吹牛说我拥有“反向洗牌”的技能,可以把一副混乱的扑克牌洗出我想要的效果。那么我该如何向你证明呢? 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我直接给你洗出一副具有一定规律的牌出来,你看到这副牌之时就可以确认我确实具备这个技能,这既不要求我向你分享技巧,也比你自己慢慢去学要来得更快。 总而言之,我希望这个类比有助于揭开零知识证明的神秘面纱,关于“魔术”“秘密”“魔术师”“观众”的这套解释可以作为理解零知识证明主要特性的有效模型,帮助更多的普通用户接触这一概念。 再次强调,魔术本质上就是零知识证明,而零知识证明则与魔法无异。

    2023-09-11
    214
  • 市场走势暗含的ETF规模预期为180亿美元,11月关注两个关键日期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唯客交易所 本文要点: 比特币价格最近一直上涨,不仅创 10 月 16 日假新闻释放「动物精神」以来的新高,也重新点燃了 6 月中旬以来的 ETF 热潮。 回溯到 6 月 15 日,当时贝莱德提交了 iShares 比特币信托招股说明书,随后引发了大量追随者争相提交申请,但当时的市场状态与今天截然不同。6 月份,在提交 ETF 文件之前,加密货币行业因监管执法行动而陷入困境,SEC 对 Coinbase 和 Binance 两大行业巨头提起诉讼。当时,比特币价格已从因一季度地区银行危机提振的 3 万美元以上跌至 6 月 14 日的 2.6 万美元以下。很明显,6 月 15 日出现的现货 BTC ETF 前景,导致比特币价格势头完全逆转(即使市场花了几天时间才跟进)。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反向推导市场对现货 ETF 规模的预期可能对投资者有用。分析师和市场人士已经做出了大量分析。我们将大部分分析(包括我们自己的分析)归类为自上而下的分析(总体可寻址方法)或比较分析(研究其他 ETF 的推出或类似资产)。但是,不管你认为现货 ETF 的需求是微不足道还是高达 50 万亿美元,严峻的现实是——没有人知道。 对于一项仍处于生命周期早期的资产和技术来说,BTC 现货 ETF 将是一种新颖的产品。相反,关于其规模的确定性断言与此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建议反其道而行之:让价格上涨幅度告诉我们市场对 AUM 的预期。将这一指标与现有产品、资产或之前发行的基金进行比较,或许能让我们了解当前市场到底是低于还是高于预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所有分析一样,这种分析也存在变量测量不精确的问题,其中一些变量至关重要,例如货币乘数(相比美元流通量的比特币市值影响)。但我们也可以在分析中添加一些重要的观察结果——这些观察结果似乎并没有出现公众的讨论中。我们希望其中一些观点有助于加强分析和讨论。  概率加权 虽然我们和业内许多人一样,认为现货 ETF 获批的可能性大于否决的可能性,但我们承认批准并非板上钉钉,需要为否决分配一定的概率。 无论人们认为是 5% 还是 50%,ETF AUM 假设以及价格影响结论都需要根据这一概率进行加权。如果最终被否决,那么现货 ETF的 AUM 就是零。 配置模型 虽然我们一直主张对比特币进行战略配置,因为它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其他资产类别低相关性或 0 相关性),并提高回报(高风险调整后的回报),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财富管理和咨询机构尚未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经理和顾问倾向于为客户使用的投资组合模型并不包含对比特币的配置。一些前瞻性的平台已经对比特币进行了配置,但还远未普及。虽然「get off zero」行动代表了行业和任何现货 ETF 的机会,但现货 ETF 仍然需要应对这一配置障碍。  WEEX 唯客注:「get off zero」在这里指打破 0 配置,即建议金融业开始考虑并投资比特币,而不是投资组合中没有任何比特币配置。 现有替代选项 对于希望获得比特币的投资者来说,替代方案早在比特币出现以后就有了。因此,对现货比特币 ETF 规模的分析必须考虑到持有比特币的现有选项(私募基金、期货 ETF、WEEX 等零售交易所或通过 NYDIG 等实体进行购买和托管)。我们同意现货 ETF 优于许多现有的投资选项(WEEX 唯客注:期货 ETF 具有滚动成本,封闭式信托因 NAV 溢价/折价而存在较高跟踪误差,现货 ETF 则具有受证券法保护、流动性好和投资成本低等优势) ,但关于 ETF 规模的分析仍应考虑到现有替代选项。 此外,ETF 在多大程度上蚕食现有期权也是一个挑战。请记住,我们正在寻求的是确定比特币的增量收益,而不仅仅是从一个罐子切换到另一个罐子。  地理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该潜在产品将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虽然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美国境外的投资者投资美国证券,但境外投资者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才能获得现货 ETF(获得美国经纪账户)。此外,许多其他地区已经存在现货 ETF 和 ETP。  价格正相关 我想到的最后一个警告(我们确信还有更多)是价格和现货 ETF AUM 之间的反身性。价格势头是加密货币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价格上涨往往会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反之亦然。从反身性来看,现货 ETF 的潜力会推动价格上涨,进而推高潜在的 AUM(对现货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高现货价格。 因此,了解这种反身性循环是 AUM 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稍微不同的是,如果现货 ETF 在 2022 年市场调整期间推出,其 AUM (尤其是早期的 AUM)可能与现在推出的 AUM 有很大不同,现在市场似乎已进入新的周期。  WEEX 唯客注:反身性( reflexivity)概念由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提出。反身性理论强调市场参与者的信念和行为对市场本身的演变产生影响,从而创造了一种相互关联和自我强化的循环。 价格上涨幅度意味着现货 ETF 的 AUM 接近 $18B 假设自 ETF 文件提交以来,所有价格上涨都归因于 ETF 推出的预期(我们承认这个假设过于简单化),那么比特币市值在那段时间的变化为 180B 美元,意味着现货 ETF 的 AUM 接近 18B 美元(基于 10 倍货币乘数)。如果考虑到资金流动的时间,这个分析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这个分析仍然具有启发性,可以在不过于规范的情况下增加价值。  人们认为这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取决于人们对现货 ETF 最终采用的看法。为了给这个数字一些背景信息,我们将隐含的 AUM 与下面列出的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指标进行了比较。 $18B 的 AUM 数字已经超过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比较,例如第一年流入 SPDR 黄金 ETF 股票 (GLD) 的资金为 $5.3B(以 2023 年美元价值计算)。然而,它的 AUM 明显低于所有美国现货黄金 ETF 的 $92.7B。以 2004 年推出的 GLD 为例,其 AUM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0% 以上。现货比特币 ETF 可能会走类似的道路,但目前还很难得知。 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18B 是一个相当大的预期值,对于较短期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这也假设批准的概率为 100%,因此,如果投资者希望加上自己的概率(例如 50%),则该数字应该翻倍,即 $36B。 接下来关注什么 关于 ETF 上市,接下来还有哪些重要节点? 上周,DC 上诉法院就 Grayscale 与 SEC 之间的案件发布了一项授权书,正如预期的那样,该授权书内容很少(只有 1 句话),仅表示它「构成了法院的正式授权」。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尚不清楚。灰度的律师已经提交了评论。我们只知道法院已命令 SEC 撤销之前的不批准令。毫无疑问,主动权还在 SEC 手上,我们静待该机构就此事发布的任何消息。 至于其他正在进程中的 ETF,包括 BlackRock、Fidelity、ARK 21Shares 和 Invesco Galaxy,上周截…

    2023-10-31
    15.2K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